[散文]感 受 长 岛

非凡网 54 0

     在烟波浩渺的渤海海峡上,散落着一串宝石般苍翠如黛的岛屿,这就是被誉为“海上仙山”的长岛。

     站在著名的蓬莱阁上,遥望苍茫大海的远处,便可看到长岛中的最大岛屿长山岛的身影,如腾云驾雾般,若隐若现。来到码头,弃岸登船,满怀企盼,向着大海的深处进发。船尾犁起的巨大雪白的浪沟,极为壮观。

     近了,长岛近了。黄色的山体,参天的大树,五颜六色的小花,在绿色葱茏的包围下,红楼青瓦掩映其中。登上岛屿,顿觉凉爽怡人,暑气全消,这是由蓝天、碧水、阳光、海滩和洁净空气组成的世界。

     长岛的景观很多,壮丽的宝塔礁,俊秀的姊妹峰,痴情的望夫石,浑厚的罗汉礁,但最为有名的要属月牙湾和九丈崖了。月牙湾是一个约千米长的弧形海滩,犹如一弯新月,依山而伸,抱水而卧。还未到海边,就看到一片白色,开始我以为是白沙,可走近后才发现都是五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球石,似璞玉,似珠玑,撒满了整个海滩。站在海滩上,吹着柔柔的风,看天蓝蓝,海蓝蓝,绿树摇曳,白云悠悠,成群的海鸥在海面上来回地穿梭,不时从眼前掠过。九丈崖都是如同刀劈般高而险峻的崖壁和形状各异的巨大礁石。仰望悬崖,风化的岩石犹如松脆的饼干,层层叠叠地屹立着,亿万斯年倾听着风与浪琴瑟和鸣的演奏,让人不能不惊赞它的雄伟与浑厚,感叹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站在崖边俯瞰,浪花飞溅,扑打着礁石,卷起千堆雪。极目远眺,海天一线,云蒸雾遮,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

     长岛扼踞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是我国海市蜃楼出现最为频繁的地域。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与西沙群岛一样,一直有驻军部队,所以至今未对外国人开放,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长岛历来被人们称为仙境,神话小说《镜花缘》开篇就说“天下有四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还有昆仑”,把这里描绘成了一个虚幻缥渺、超凡脱尘的世外桃源,颐和园玉带桥上有幅对联,“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道“海客谈瀛洲,云霞明灭或可睹”,这些都寄寓了人们对长岛神仙般生活的无限遐想与美好向往。当秦始皇、汉武帝不辞跋涉,在蓬莱岸边遥望这里,乞求长生不老时,想他们心中是何等的虔诚与期盼,而我现在就真真切切地站在这仙岛之上了。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渔家专门为游客所建的平房,卧室、厕所、浴室干净整洁,整个小院上方用纱窗类的丝网罩着,蚊虫都被拒之了院外。主人大约三十七、八岁的样子,男主人憨厚朴实,话语不多,女主人则性格豪爽、热情周到且勤快能干。吃饭时,满桌的海鲜和自家蒸的大馒头让人垂涎欲滴。饭后无事,和主人闲聊起来,得知女主人的娘家是旁边不远处的庙岛,结婚时是男方吹吹打打用船把她接来的。当我问他们有没有到过蓬莱那边的大陆,他们说从未去过时,我不仅心里一怔。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大海的涛声,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这一对夫妻,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小岛之上,最多是坐着船在岛与岛之间走走罢了,由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恐怕只是由岛屿和大海组成的,就像交通闭塞的大山深处的人,往往会认为世界只是由大山和土地组成的一样。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猜疑、妒忌、争斗和物欲的横流,过的是一种恬淡、朴素、舒适与平和的生活。可如果忽然有一天他们了解了外面的花花世界,恐怕很快就会烦恼、苦闷起来。对滚滚红尘中身心疲惫的人们来说,这倒是一种不错的生存状态和选择。可反过来想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就是对的吗?“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的理想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大家蒙昧未开,彼此都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可能没有什么烦恼和痛苦,但相对于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来说,它却毕竟是一种文明上的倒退。如果只是以烦恼和痛苦的尺度为标准,照此推理下去,倒不如回到原始社会的荒蛮状态为好。长岛这种地方偶尔来散散心就行了,长久住下去却是万万不可的。

     船在前行,我站在船头,凝视着这辽阔、博大、深邃的大海,我知道我正在返乡的途中。长岛本是一个封闭的所在,这些年的旅游开放使它浸染了诸多色彩缤纷的现代气息,社会的发展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正如我也很羡慕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状态,但我却很快要返回我的现实生活里去了。

标签: 海客谈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