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回答,都是说乾隆不用写的好云云,也说不出为什么烂,烂在什么地方。那么我就乾隆爷的具体诗作来与大家剖析一下吧。
为写而写无好诗乾隆其实有点“写诗成瘾”的意思,这点和白居易晚年有些类似。就连白居易当时因为诗作太多而沙泥俱下,有很多都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这种创作本来就无法获得优秀的作品,更何况是创作量这么巨大的乾隆爷?
具体诗作分析前面笼统说到乾隆为什么写的烂,现在我们就随便挑选一首乾隆的诗作来具体分析:
即景丨乾隆
即景为题信口拈,山庄乐事实无厌。
苍麋岩际行行见,红叶林间渐渐添。
碧宇云稀天廓落,寒潭潦尽水沉潜。
讵惟揽结供吟兴,静会端知理趣兼。
乾隆爷的诗,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点:第一“酷爱说教”,第二“没有重点”,第三“用字不精”而这首律诗,基本就能代表了他这俩毛病,如小学生作文一样,仅仅就只是把眼前的东西毫无层次的写下来,我们知道,诗词这种题材本身字数就少,愈发需要发挥出每一句诗的作用,我们写诗的时候,是需要对“意象”有所摄取的,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每一个诗词中“道具”的安排,“场景”的描绘,都是需要精心设计,能帮助表达主题的。再回过头看乾隆的诗:
丨用字不精
起句“乐事无厌”,颔联“苍麋岩际行行见,红叶林间渐渐添”删减成““苍麋行行见,红叶渐渐添””基本毫无影响。这就是用字不精准。随意删减字句对表达毫无影响。
丨没有重点
没有重点的意思就是没有层次,特别是中间两联,全在景上,没有空间感,也没有立体感,全在一个平面上。而颈联又没有任何承上启下的迹象,唯一显得有点层次的就是,颔联写的比颈联好这种“由坏到好”的层次感.....按我说,颈联之句提到颔联,然后在第三联写出作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由景及事,有景及思等,都可以。
丨强行说理
乾隆爷想表达的是“万事万物,朕都能发现道理”但是实际上,因为用字不精,没有层次,而让最后的“说教”环节插入的太生硬。不是“软广告”全都是“硬植入”。乾隆这首诗,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大概的意思就是:“今天我随手写个诗,农家乐真开心。有苍麋,有红叶,有云朵,有湖水,大家一起来写诗吧,啊,原来世间的道理和乐趣都是能兼备的~” 群臣跪服“万岁好诗!道理说的好!” 虽然写的不好,然而,万岁强说理,群臣焉不服?
以上,也就是乾隆的诗不好,不好在哪里。现在很多朋友,其实都不大了解诗词,也都是跟着人说好说坏。我也希望朋友们都饱腹才学,而不是去争当“东郭先生”。
标签: 张宗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