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登山情怀

非凡网 48 0

  登山情怀

    文/陈保才

    香港人称远足为“行山” (我是最近才从孙爱玲的文章中知道的),但我更喜欢“山行“这个词.它让我想起古代的中国,尤其是那个关于“山行“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可以说,我对于山的基本概念,就来自中国的古诗词,比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高深莫测,再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包含的辨证法.都很深地印象了我,包括思维,包括审美.

    2003年七月,我刚刚大学毕业,工作是到一个小师范学校教语文,可是我不喜欢那里,合同签过以后,我就跑到宁波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媒体的工作,但到那才知也不是那么容易.关键是我在那个时候太胆小,根本不知道怎么跟外界打交道,所以我的宁波之行实际上是没希望.但在那我度过了漫长的40天,了解了一个海滨城市的生活.

   我的工作就是看孩子,当然是姐姐,哥哥的孩子,我不大教他们,懒到撇下孩子们一个人跑到小新华书店看书,海,我的哥哥姐姐亦没怪我.然后,我在某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由姐姐,弟弟,姐夫,还有小外甥一起带着去宁波北仑的小山公园,那里有一座山,我们便在那天爬了上去.呵呵,我第一次爬山,还真有点喘不过气.其实是因为和亲人在一起,虽然前途未卜,也是很珍惜,美好.我们在那天照了许多像,平生第一次我敞开胸怀,在那么多人面前放开.我甚至望到了远处的大海,海轮,码头,一种异样的完全与我的故乡不同的景象深深打动了我.我发现我很喜欢这个地方,还有这座山,虽然它不起眼,但毕竟是我登过的第一座山,他年若能回头,我该怎么看待这次人生的登山?我以后还能有这么多机会跟亲人们在一起吗?不大可能,而事实也证明我离开宁波之后便不再跟哥姐弟在同一个城市了.

    所以那一次爬山让我记忆深刻,而我之所以记得,是因为,我看到了人生的许多方面,以及我们逃离故土,在一个异乡的身份和孤独,我想,我在那一刻,我们在宁波相遇,下一次不知又会在哪,而事实证明此后我很多时候都是一人.

    我此后的爬山都是在深圳.而我在之前一直以为深圳没山,到了才发现有那么多.一下子爱上了.呵呵,爬过莲花山,在邓小平塑像下面照过像,虽然以前都是在书里看到这图片,现在自己终于来了.莲花山确是很美的.此后去过笔架山,也就是五一的时候,那山有两座山峰,都很高很陡,天要下雨,可我还是兴致勃勃两个山峰都去了,呵呵,累得一塌糊涂,也快乐的很,甚至头一次甩掉了衬衫,光着膀子在山头眺望.啊,我以前的矜持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现在可以甩开上衣呢?我也管不了,反正亦没人认识我啊,且放浪一回吧.

     第四次爬的山,是一个很高很高的梧桐山.我是在网上看到这个山的介绍的,论坛上还有人勾勒出了乘车路线,我就约了一个女孩子一起去.呵,惯常那么拙笨的我竟然也能约女孩了,惊讶于自己的大胆,同时也对自己的变化感到渺茫.我爱她吗?我会跟她结婚吗?但不管怎么说,能跟一个朴实的女孩子一起登山,总归还是美好的,毕竟我们只是登山,没有别的想法.我们一路上聊着,也说着各自的梦想,关于前途,这个城市,她甚至吼出了我的名字,虽然那么害羞.

   我们那天只爬了一半,因为山实在太高了,有3000多米,而天就要黑了,乌云压来,反倒显得紧迫.但亦不至于觉到遗憾,我觉得那个状态刚刚好.

    此后对山多了一些体认,也终于知道了,古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写山,比如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想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实在给了人太多的美妙的联想和感觉.

    我不是诗人,但作为凡夫俗子,我亦没有多少坚强,甚至在漫长的青春过去之后,连激情也丧失了,咳,只有山,登山,还能让我感到那么一点美好.我想山是美丽的,登山时候的我也是吧?!

   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才终于找回自己.

  [236219]安徽颍上县六十铺镇马付村61号   陈保才

  [518026]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278号深圳黄埔学校中国教师报社  陈保才

  电话:0755--21164717

标签: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