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

非凡网 22 0


  年少轻狂、飞鹰走狗、快意人生……

  提到这三个词,你会想起哪位诗人?

  99%的人会说:李白。

  但事实上,这是杜甫年轻时的写照。

  什么,杜甫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许多人会大惊失色。

  事实上,杜甫年少时,也是一个“轻狂少年”,他有一首题画诗,他的昂扬斗志、青云大志都尽在其中。

  

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第1张图片-非凡网


  这首诗就是杜甫的《画鹰》。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是一首题画诗。

  画上题诗,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

  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使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映发。

  题画诗反映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愿望。

  杜甫题的这首《画鹰》,反映的是他那豪情万丈志向。

  

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第2张图片-非凡网


  看他怎么写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

  看,白色的绢纸上,卷起一阵肃杀之气,这幅苍鹰画得真是太绝了。

  开头的肃杀之气,先声夺人。

  我们眼前似乎浮现杜甫惊讶地说:看,这幅苍鹰图画得多好呀!

  

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第3张图片-非凡网


  怎么好呢?看下面四句。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看那苍鹰挺着身子,似乎是想搜寻狡兔;斜着眼珠,活像一只发愁的猴子。绦镟闪着亮光,简直可以摘下;它像真鹰一样立在轩楹之间,完全可以呼之去打猎呢!

  在杜甫笔下,苍鹰似乎活了起来,栩栩如生,它的眼神锐利,气势强大,随时准备出击,抓捕猎物。

  

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第4张图片-非凡网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最后,杜甫感慨道:啊,应当让它去出击凡鸟,它一定会把凡鸟的毛血洒弃在平远的草地上。

  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一句顺理成章。

  这样英勇不凡的苍鹰,其行为也一定不凡。追捕凡鸟,翱翔在草原上,是它的宿命。

  而这也是杜甫的愿望。

  

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第5张图片-非凡网


  古人说:诗言志。

  这首《画鹰》反映的正是杜甫的志向。

  有人会问:这样豪迈的的诗作,真的是杜甫写的吗?

  写下这首诗时,杜甫只有二十多岁,处于青壮年时期。

  众所周知,杜甫生于官宦世家。

  祖父杜审言是大诗人,父亲杜闲在朝为官,曾任兖州司马,家里有田产,父亲有工资,家庭条件优越而宽松。

  青年的杜甫经常离开父母去远游,有了父亲的资助,杜甫的过得非常潇洒。

  他特别喜欢观光和打猎,衣轻裘、策肥马,游走在黄河的两岸。

  

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第6张图片-非凡网


  晚年的杜甫曾写下一首《壮游》诗,回忆了自己射飞鸟、逐走兽、呼猎鹰,纵横山林间,好不快哉。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壮游》

  年轻的杜甫,喜欢鹰,喜欢马,我们从诗中可以窥见那个意气风发的杜甫,像极了我们印象中豪迈的李白。

  他胸怀大志,有雄鹰那样的志向、有骏马那样奋发的热情,一心想要实现内心的抱负。

  他也曾是一个少年,也曾如李白那样狂放过。

  可是,在岁月的磨练中,他从小杜变成了老杜,他满面风霜,最后成为“诗圣”。

  

杜甫20多岁写下一首诗,读后才知道,他的狂不逊于李白-第7张图片-非凡网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小七倒认为,人是慢慢变老的。

  当生活的压力、人生的磨难加诸在你的身上时,你不得不佝偻着身体承受着这一切,最后变成一个沧桑的老者。

  但是,杜甫不老,他日渐沧桑,可志向却从未改变。

  困守长安十年,他依然写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那是他年少时的梦想,从未忘记。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杜甫,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