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运用修辞手法直言的诗词有哪些?

非凡网 49 0

  唐宋以来,恐怕最为直白的诗歌要数张打油的《打油诗》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直白得简直成了顺口溜,其实细细品味起来,虽然全诗没有一个“雪”字,但它却描绘了一幅别具韵味的雪景图,以至于后来人们竞相模仿, 产出了许多俗中见雅的诗坛绝唱。

  再来看这样几首俗中见雅的诗:东坡七岁黄州住, 恰是四川杜工部,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一上上到楼上头, 纪郎不敢留诗句, 一片两片三四片, 九片十片片片飞,何事无言及李琪? 海裳虽好不留诗。 一上上到高山上。 五湖四海皆一望。 十二栏杆接斗牛。

   恐压江南十六州。 五片六片七八片。 飞入芦花看不见。总而言之,不管这几首诗的作者是谁,其直白程度几乎已在俚语之右,而其风雅趣味却让人品玩不尽!这几首诗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起句平平, 与俚语无二,但接着层层拔高,渐入佳境。正所谓用曲径通幽之妙,而把诗 词的直白与含蓄的妙旨演绎得出神人化!直白的修辞手法,在词中运用更是频繁,因为词当初是从曲而来,更接近下层老百姓的生活。

  例如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 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味深的特点。

  其他如张志和的《渔 歌子》、李煜的《相见欢》等诗词遣词造句都非常直白。有许多习作的诗词者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协调不好直白与含蓄的关系。这些人追求直白者流于粗俗,追求含蓄者流于生涩。一言以蔽之,掌握不好 直白和含蓄的运用手法,写诗填词就会误人歧途。

标签: 古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