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诵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总有一种惆怅感,明明算得上是一首写景的诗,却因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感到淡淡忧伤。
结合历史来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才华方面毋庸置疑,让世人争论不休的,恐怕就是他主持改革的新法,即“王安石变法”。
当时北宋内部是长久以来的积贫积弱,外部是西夏和辽国的不断进犯,可谓“内忧外患”。
为改变“积贫积弱,大厦将倾”的局面,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开始新法改革。
新法制定一系列政策来“富国”,王安石推行的治国方法是“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谋取天下的财富,用取得的天下财务来供给天下所用”。
变法推行的几年时间里渐渐出现一些成效,同时随着新法的深入推进,开始损害了一些地主阶级和守旧派的利益,反抗新法开始越发激烈。
熙宁七年,突遇大旱,守旧势力抓住机会,以“变法导致天变”为由,猛烈攻击新法。加上皇室外戚的加入,致使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开始动摇,最后罢免王安石。虽然次年宋神宗又重新启用王安石,可是,此刻变法阻力更大,新法已是寸步难行。
王安石因为推行新法,经历两任两罢。他的初衷是利国利民,结果却变成怨声载道。
他的这首诗,如果结合当时境遇,或许更能体会到他当时的心境。
比如,诗中的“一水间”和“只隔”,虽然诗句表达的意思是离故乡的距离很近,但仔细品,也可以理解成新法的改革明明是可行的,而且近在咫尺,却因改革信念不够坚定而失败。
其中,“春风”可比拟“新法”,它似一阵清风,严寒过后,便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可惜,只绿了江南岸,没有在北宋的大江南北迎来生机。
为什么照亮归家之路的是“明月”?或许是明月一身清颜,不染污垢,就像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初衷,只是想要利国利民,国富民强而已。
标签: 泊船瓜洲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