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包含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韬和上略 、中略、下略三略六韬和三略均是反应我国古代重要军事思想的代表作,六韬也称太公兵法,涉及治国、用兵、战术等方面,被誉为兵家权谋始祖;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三略则偏重对战略的专论,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述治国用兵的道理。
其中六韬的主要分类如下:
一、文韬 主要讲治国用人的韬略包含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共十二篇;
二、武韬 主要讲夺取和治理天下的韬略包含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共五篇;
三、龙韬 主要讲军事用人、指挥、将帅才干及用兵作战方法包含王翼、论将、选将、主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共十三篇;
四、虎韬 主要讲武器装备、布阵、情报、特战等作战方法包含军用、三陈、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共十二篇;
五、豹韬 主要讲各种特殊地形、特殊情况下的战术包含林战、突战、敌强、敌武、鸟云山兵、鸟云泽兵、少众、分险、共八篇;
六、犬略 主要讲士兵的选拔训练、兵种配合作战、军队效能等包含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共十篇。
《六韬》内容博大精深,思想严谨、逻辑缜密,对战争理论和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述,16到18世纪传入日本和欧洲,被译为多种文字,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影响及其深远,为武学必读之书。
标签: 六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