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不畏严寒,不惧冰雪,凜然开放于山崖水边,不与百花争艳,不以无人 而不芳。梅花的品格与陆游全然相似,所以得到了陆游的特别钟爱。
陆游认为,花中品格最高的是梅花。“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园 中赏梅》),百花之中,梅花风味当属第一。
“雪里芬芳亦偶然,世人便谓占春前。饱 如桃李俗到骨,何至与渠争着鞭”(《雪后寻梅》),雪里芬芳,独占春前,相形之下, 桃李自当自愧不如。“月中疏影雪中香,只为无言更断肠。曾与诗翁定花品,一丘一 壑过姚黄”(《梅花绝句》)。姚黄即指牡丹,一般认为牡丹为花中之王,陆游则认为 梅花应在牡丹之上。
“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乃有此癯仙。……花中竟是谁流辈,欲 许芳兰恐未然”(《射的山观梅》)。牡丹不能与梅花相媲美,就连有“王者之香”的 兰花也不能与梅花一争髙下。“雪虐风饕愈凜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 去,耻向东君更乞怜”(《落梅》)。
梅花气节高坚,凜然开放于风雪之中,但过时即 去,不受人怜。“逢时绝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梅》)。这也是陆游平生所追 求的理想:“达则兼济天下,隐则独善其身。”“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只自如。 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雪中寻梅》)。
巢父和许由,均为古代的隐士, 相传二人为唐尧时人。尧让君位给巢父,他不受。尧又将君位让给许由,巢父又叫 许由隐居。梅不与百花争春色,正如巢父和许由一样,不爱人间的富贵和权势。陆
游甚至认为,梅花的品格如此高坚,以至自己都不配与梅花为友。“欲与梅为友,常 忧不称渠。
从今断火食,饮水读仙书”(《梅花》)。要想与梅为友,须先断了人间烟 火才行,凡夫俗子是绝对不能与梅花为伍的。
陆游之爱梅花,可真算得上是情真意切。“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 坐,正恐梅未肯”(《梅花绝句》)。要作梅诗,须得恭恭敬敬,即使笔端有一点尘埃, 也怕梅花不能允许。
“体中颇觉不能佳,急就梅花一散怀。冲雨涉溪君会否,免教尘 土青鞋”(《梅花绝句》)。要赏梅,必须先冲雨涉溪,洗净鞋上的泥土,不能沾染半 点尘埃。“天与色香天自爱,不教一点上蜂须”(《缃梅绝句》)。梅花的色与香是上天 赐予的,因此自然会受到上天的格外怜爱,甚至不允许小小的蜜蜂前来分享。
“插瓶 直欲连全树”(《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折梅插瓶,最多不过数枝,陆游却恨不得 把全树梅花都插到瓶里,供自家欣赏。“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不如折 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看梅归马上戏作》)。梅花折来要插向金壶,点上画 烛银灯,作彻夜欣赏。
“插向宝壶犹未称,合将金屋贮幽姿”(《苟秀才送腊梅十枝, 奇甚,为赋此诗》)。单把梅花拿来插瓶是不够的,陆游还要效法汉武帝(时为郊东 王,年仅数岁),“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的故事,将梅花“金屋藏娇”。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树梅前一放翁”(《梅花绝 句》>。陆游赏梅惟恐有一花一景被遗漏,只恨自己不能学得分身术,以使自己能观 赏到每棵树的梅花。
赏花要在风和日丽之时,赏梅则必须在月夜,在雪中。“一点不杂桃李春,一水 隔断车马尘。恨不来为清夜饮,月中香露湿乌巾”(《看梅归马上戏作》)。
携一壶浊 酒,趁着溶溶的月色,在梅林下端坐一夜,听凭梅花的香露浸透头上的乌巾。这样 赏梅,才会有真趣。“莫遣扁舟兴尽回,正须冲雪看江梅”(《雪中寻梅》)。观梅还须 迎着漫天的风雪。“山月皓中庭,幽人酒初醒。不是怯清寒,愁蹋梅花影”(《梅花绝 句》)。
月夜赏梅,甚至怕踩乱了月光下的梅影,到哪里去找这样的真情? “乘淡月时 和雪看,静夜香来更一奇”(《山亭观梅》)。只有乘月和雪来赏梅,才有“月明林下 美人来”的意境,才会有人“世外桃源”的仙境。
梅花不仅要赏,还要往头上戴。“老子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浣花赏 梅》)。
把梅花直接插在头发上,不惜乌巾受损。“锦城梅花海,十里香不断。醉帽插 花归,银鞍万人看”(《梅花绝句》)。赏梅归来,把花插在帽子上,引得万人观看。 “折花插纱帽,花重觉帽偏。居人空巷看,疑是湖中仙”(《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 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
陆游甚至不怕冒着亵渎朝廷的罪名,把梅花插在官帽 上,以至居人空巷。“山村梅开处处香,醉插乌巾舞道傍”(《梅花》)。陆游在梅花前 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满头插花,喜笑颜开,醉舞路旁,这实在是山 村的一景。“寻梅不负雪中期,醉倒犹须插一枝”(《雪后寻梅》)。
陆游一生大半时间 过着闲居的山村生活,“村市归来醉跨牛”是常有的事。但即使是醉倒在地,也不忘 把梅花插在头上。
赏梅不可以没有酒,醉里观花,更有意境。“老来乐事少关身,犹喜樽前见玉 人”(《江上梅花》)。品酒赏梅是陆游人生的一大乐事,越是上了年纪,就越喜欢。
赏梅时,光是饮酒还是不够的,一定要醉,一定要大醉,“醉倒栏边君勿笑,明朝红 萼缀空枝”(《山亭观梅》)。“年年烂醉万梅中,吸酒如鲸到手空”(《春初骤暄一夕梅 尽开明日大风花落成积戏作》)。豪放,洒脱,痛快淋漓。“折得梅花古渡头,诗凡却 恐作花羞。
清樽赖有平生约,烂醉千场死即休”(《梅花绝句》)。面对梅花,就应该 喝他个一醉方休。“饮酒得仙陶令达,爱花欲死杜陵狂”(《梅花》)。陆游爱梅花真到 了如醉、如痴、如狂的地步。
陆游也曾为对梅花的深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陆游《饮张功父园戏题扇上》: “寒食清明数日中,西园春事又匆匆。
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这首绝 句不过是应景之作,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但却被嫉恨陆游的人们指斥为有意讥讽 朝政。最后,陆游因此被撤职罢官。
陆游对梅花的爱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但陆游对梅花的爱,并不像一般的封 建文人那样仅仅是孤芳自赏和怀才不遇的感叹,而是把对梅花的爱与忧国忧民紧紧 地联系在一起。
“行遍茫茫禹画州,寻梅到处得闲游。春前春后百回醉,江北江南千 里愁”(《园中赏梅》)。陆游的赏梅,绝对不是寻常的“花前月下”,“借酒浇愁”,他 的“百回醉”,是由于“江北江南千里愁”,是国家的内忧外患,人民的苦难深重。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梅花绝句》)。这里所说的 梅花消息,实际是借指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满朝文武无人过问铁蹄下中原人民的生 死。“过尽梅花把酒稀,熏笼香冷换春衣。秦关汉苑无消息,又在江南送雁归”(《闻 雁》)。梅花落尽了,手把酒杯,换上春衣,望着向北回飞的大雁,立时想到了沦陷 于金兵的中原大地,想到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他在国家山河破 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下,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北伐。“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 前三四花。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陆游一 生作了一万余首诗,最后一首《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死时没有向后代嘱咐家事,至死不忘的,依然是 收复失地,统一中华。
陆游一生,以能与梅花为友为荣。“五十年间万事非,放翁依旧掩柴扉。相从不 厌闲风月,只有梅花与钓矶”(《梅花》)。人间万事消磨净尽,但梅花可以说是陆游 终身相伴的朋友。
标签: 陆游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