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是江南水乡最有代表性的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它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充满着诗情画意。 这里也是人杰地灵之处,自古名人荟萃,学子辈出。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也曾来乌镇求学,并留下了“昭明求学”的故事。
昭明太子原名萧统,是南朝梁武帝的儿子。据说,萧统刚刚出生时,右手紧握,不能伸直。后宫的女眷们都没有办法掰开。 为此,梁武帝十分担忧。有一位大臣便提出了张榜招名医诊治的方法。梁武帝觉得有道理,便贴出告示:谁能掰开太子的手,便入朝担任太子的老师。
沈约见了榜文,便想揭榜一试。 没想到,到了皇宫,他捧起小太子的手轻轻一掰,手就舒展开了。梁武帝十分高兴,相信是上天要赐给太子这个老师,便命他专门教太子读书。沈约是乌镇人,他的先人墓就在乌镇河西十景塘附近。每年清明,沈约都要返回乌镇为先人扫墓,并守墓数月。
梁武帝担心太子荒废学业,便命萧统跟随沈约去乌镇读书,并在乌镇建起了一座书馆。昭明太子来到乌镇后,便被这优美的水乡风景吸引,整日里嬉戏游玩,也不耐心读书了。治学严谨的沈约为了能让太子安心读书,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年,自己回到乌镇过春节,轿子经过青镇的一座庙时,被一群百姓挡住了去路。
原来。在那间庙里,冻死了一个小叫花子。听围观的百姓说,这个小叫花子虽然穷,但是会用讨来的钱买书。春节前一晚,小叫花子来到庙里读书,天气骤变,竟夺去了他年幼的生命。 这个小叫花子人穷志不穷,身体都冻僵了,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昭明太子听完故事后,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刻苦读书,终于在文学上有了一番成就。
标签: 昭明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