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纯文学的巅峰不是《古文观止》而是《昭明文选》

非凡网 44 0

什么是古文?

很多人认为古代的文章,“文言文”其实就是古文,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古文是一种文体,就是散文。古人写文章有两种写法一种是骈文,一种是古文。骈文就是由对仗组成的文章,而古文则是抒发个人情感的散文。

骈文的文字非常讲究,非常优美,不但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更难的是骈文韵律非常精准,节奏感很强,我们不要被历史电视剧骗了,其实古人读书只有在读骈文的时候才会摇头晃脑,就是跟着那个韵律走。

中国纯文学的巅峰不是《古文观止》而是《昭明文选》-第1张图片-非凡网

《古文观止》与《昭明文选》

简单来说《古文观止》主要收录的是散文,《昭明文选》则主要收录的是骈文,诗歌以及古文也有一些。

现在《古文观止》大行其道,而《昭明文选》却鲜有人知,这是为什么呢?这个追根溯源的话,要追究到唐朝。

唐朝非常流行骈文,因为骈文太接近书面语,而且写作实在过于困难,就诞生了一批以韩愈为首的反对派,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我们知道的唐宋八大家其实都是写“古文”的高手,代表的是古代写散文的最高水平,不是写古代文章的最高水平,这是两个概念,大家一定要会学区分,换而言之“唐宋八大家”是属于“古文”阵营的,在这个阵营之外当然还存在一个“骈文”阵营。骈文最火爆的时候是魏晋南北朝,那时候清谈玄学之风盛行,整个社会四处洋溢着唯美的气

息,在文学上对于文字的斟酌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昭明文选》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所以它主要是以骈文为主,非常优美华丽。

可以说《昭明文选》是中国纯文学的巅峰,从地位上来说完全压制《古文观止》。前者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昭明太子主持汇编;后者则是清朝两位私塾先生选编的古文入门读物。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古文观止》和《昭明文选》并称,初看很可笑,但是在影响力方面,两者都不可轻视。”这是《昭明文选》落寞后,鲁迅先生发生的感慨,《古文观止》自从诞生以后学习儒家文化就必须学习它。

中国纯文学的巅峰不是《古文观止》而是《昭明文选》-第2张图片-非凡网

昭明太子

说起昭明太子就不得不全盘介绍一下中国南北朝了。三国末期,司马炎统一中国之后建立晋朝,等他死了以后中国马上进入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先是“八王之乱”,接着又是“永嘉之祸”,中原人士纷纷“衣冠南渡”就建立了东晋政权。

东晋的存在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大概一百多年。东晋末年,刘裕篡位改国号为宋,南朝正式成立。刘宋的时间也不长,马上被萧道成篡位,改国号为齐,之后萧道成的远亲萧衍又进行篡位,建立了梁,梁之后就是陈霸先建立的陈朝了。

与南朝对立的北方政权统称就是北朝,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和北齐。南北双方政权以长江为界,隔江相望,最终被隋统一。

《昭明文选》就是在南朝梁的时候形成的。梁武帝萧衍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人,在当时算是著名的文艺青年。即便当了皇帝之后也还很喜欢附庸风雅,吟诗作对。萧衍的太子叫做萧统,他完美的继承了老爹的基因,非常热衷于文学事业,不过可惜的是萧统只活了三十岁,谥号—昭明,所以后世就直接称呼他为昭明太子了。

中国纯文学的巅峰不是《古文观止》而是《昭明文选》-第3张图片-非凡网

编书的目的

萧统在做太子的时候,他一方便搜集天下文章,一方面大肆招揽知识精英给予高位,目的就是汇编《昭明文选》。凡是在中国南北对立的时候,都比较发生一件事情就是“正统之争”,这时候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城池—长安和洛阳,全在胡人的手里,想要证明“正统”最直接的办法只有弘扬文化。

无论是南北朝还是南北两宋,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两个时期也是中国进入帝制以来文化事业最为蓬勃的时代。南朝的时候以玄学、清谈、骈文、阴阳学、术数学为主,儒家的力量非常薄弱,而宋朝的时候则是以儒学为主,还迸发了儒学中的“理学”与“心学”。

还有后世朱棣下令编撰的《永乐大典》,乾隆下令编撰的《四库全书》其实作用都是一样,用文化工程在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昭明文选》可以算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总共收了七百多篇文章和诗歌,作者有一百三余名。《昭明文选》过于庞杂,里面的文章各家有各家的观点,我不可能全部讲完,只能偶尔选取其中的一两篇进行讲解,之前讲过的嵇康《养生论》其实就是《昭明文选》当中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纯文学的巅峰不是《古文观止》而是《昭明文选》-第4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昭明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