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年的冬天,北京城的天气异常寒冷,大雪纷飞。
纳兰府内张灯结彩,喜庆洋洋。时任四品京官的纳兰明珠喜不自胜,他的妻子刚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他有儿子了。
纳兰明珠为孩子取名纳兰成德,纳兰成德长大后,为了避康熙儿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字容若,小名冬郎。
纳兰明珠对儿子给予了深深的期望,在纳兰性德的周岁生日宴上,大请宾客,举办了抓周仪式。
小小的纳兰性德看着桌子上的毛笔,珠钗,书本,算盘,钱币等,眼花缭乱之际,他伸出胖胖的小手抓了一支毛笔,纳兰明珠顿时喜笑颜开,抓笔代表着孩子以后能写一手锦绣文章。
紧接着,纳兰性德又往前爬了爬,另一只空着的手抓了一把珠钗。
纳兰明珠收敛起了笑容,这孩子可真贪心,以后难不成会是被美人耽误事业的多情种?
纳兰明珠在担心之余,对儿子的教育更是一刻都不放松。
在纳兰明珠的精心培养下,富N代纳兰性德自幼天赋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十岁写诗,是冠绝京城的神童。
史书记载,纳兰性德
“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和其他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不同,他文武双全,骑马射箭打拳,样样精通,作为战斗民族叶赫那拉氏的后代,不会武功是会被耻笑的。
纳兰性德是上天的宠儿,别人一辈子得不到的,财富,地位,智商,他从出生便拥有了。
然而纳兰性德始终是忧郁的,他所写的诗歌,常常带着忧愁。
纳兰的初恋叫纳兰慧儿,是他的表妹。纳兰慧儿年幼时便父母双亡,寄居在表哥纳兰家。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日子,是纳兰性德生命里不能忘怀的美好时光。
随着时光流走,慧儿亭亭玉立,容若温润如玉,两人彼此倾心,虽没有互表心意,却又一切尽在不言中。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情难自禁的时候,容若也曾握住表妹的双手,纵然表妹严守礼教大防,急急地抽回自己的手,这片刻间的温度却已经灼热了两个人的心。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纳兰容若把表妹规划在了自己的未来里,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有一天,纳兰容若得知父母要把表妹送进宫里选秀后,他感觉自己的天塌了。
年轻时候的爱恋,对方就是一切,失恋便是毁天灭地,更何况,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容若和慧儿尚未开始他们的恋爱。
还未得到便要失去,纳兰容若第一次感受到命运对自己的刻薄。
纳兰容若只考虑的是自己的爱情,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所要考虑的却是政治,他虽然一路官运亨通,成了康熙最器重的大臣,但人在官场飘,谁能不挨刀。
多一个筹码,多一份幸运。如果慧儿能够得到康熙的宠幸,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便是一份保障。
纳兰容若在表妹进宫后,茶饭不思,少年的初恋这样美好却又这样脆弱。
多愁善感的纳兰容若把对表妹的思念都写在了词里,如果能和表妹一生一世一双人,即使穷困潦倒依旧欢喜。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从前不懂愁为何物的纳兰性德,如今却高喊着无论多强劲的西风,也吹不走他的忧愁。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饱受相思之苦的容若,为了能见表妹一面,在皇宫办丧事时,混进了做法事的喇嘛里面,他穿着喇嘛的衣服,不敢明目张胆地四处凝望,内心只求在这不长的路程里能够见到他日思夜想的那个人。
也或许是天可怜见,喇嘛的队伍和秀女的队伍相向而行。
纳兰容若微微抬起头,对面的女子,一样的妆容,一样的发饰,一样的服装,他顿感绝望,却又在匆忙的扫视中,看见了他最爱的人。
慧儿像是也发现了他,眼神里瞬间的惊慌过后是无奈是深情是沮丧,四目相对不过片刻,纳兰容若却觉得时光仿佛是停滞了,周围的一切都成了静态,唯有两人的眼神交汇凝固成了永恒。
这是两人无言的告别,从此以后,各走各的红尘路。
纵然出身富贵,纳兰容若仍然不能决定自己的婚姻,这是纳兰容若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19岁的纳兰容若,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为妻。
新婚夜的忐忑不安在揭开卢氏的盖头后,转忧为喜。
卢氏温婉美丽,她既是容若的妻子,也是容若的知己。
纳兰容若的哀愁,容若的喜悦,她都懂。
两人闲暇之余,一起读诗画画,赏月品花。
唯一遗憾的是卢氏一直未能给纳兰容若生儿育女,操之过急的纳兰父母又为纳兰纳了妾颜氏。
颜氏过门后不久为容若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男孩很快又有了弟弟,结婚三年的卢氏也为容若生下了儿子。
这姗姗来迟的孩子让容若和卢氏都欣喜不已。
然而卢氏的生命已经开始进入了倒计时,产后不久,卢氏便患上了风寒,久治不愈,随后一病不起。
容若悬着的心越发沉重起来,和表妹是生离,和卢氏?他不敢想下去。
产后一个月,卢氏病逝。
纳兰容若顿感万念俱灰,他才22岁,卢氏却提早退出了他的生命,丧妻之痛绵绵无绝期。
不忍把妻子下葬的纳兰容若,将卢氏的灵柩停在双林禅院1年之久,他时常在这里陪伴妻子,从日出到日落。
为她抄佛经,为她放河灯,为她祈愿,为她写诗。
那些年两人一起度过的片段,当时只道是寻常,怎知竟然是绝唱。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一天,容若在梦里见到了卢氏,卢氏容颜憔悴,两人互诉衷肠,眼泪纷飞。
临别之际,一向不擅长写诗的卢氏对容若哭诉道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容若留不住卢氏离去的身影,从梦中惊醒,更觉悲凉,只因梦只能是梦,现实的世界,卢氏早已香消玉损。
午夜梦回,万物俱籁,失眠的纳兰容若看着天上的月亮,不禁感叹月亮和自己一样悲苦。
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环般的圆满,其他的夜晚则都如玉块般残缺。就如人生,苦多乐少。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几回偷拭青衫泪 ”的容若把日子过成了寂寞。
“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卢氏去世三年后,由父母做主,容若迎娶了满清八大贵族之一图赖的孙女官氏。
官氏的到来并未能抚平容若的伤痛,两人感情平平,官氏一直没有为容若生下儿女,在丈夫去世后,选择改嫁。
对于官氏的态度,纳兰容若曾在一首怀念亡妻卢氏的词里写道
“鸾胶纵序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
鸾胶, 是续娶后妻的意思,这句话是在说虽然我已经续娶,但现任却比不了前任。
纳兰容若生前的最后一段感情给了一个叫做沈宛的江南歌妓。
沈宛才貌双绝,写得一首好诗词。
纳兰容若和沈宛志趣相投,感情极为融洽,然而沈宛是汉族平民之女,并不受容若家人的认可。
纳兰容若只能把沈宛安置在外面。
彼时的纳兰容若正是康熙面前的红人,时常陪着康熙出巡,分身乏术,他陪沈宛的时间很少。
幽幽庭院,常常只有沈宛一人,孤独和沈宛如影随形。
她在万般感伤中写下了一首哀怨的词。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销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拼却红颜首。”
和纳兰容若在一起的沈宛看不到未来,没有容若父母的承认,没有容若时常的陪伴,日复一日地等待中,沈宛倦了。
她并不是为了爱情而没有自我的女人。
两人在一起半年后,沈宛离开了纳兰容若。
此时的纳兰容若又平添了一份离愁,他在沈宛走后才追悔莫及,自嘲辜负了沈宛的柔情。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层层忧郁重叠,最终拖垮了纳兰容若的身体。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容若明明出生富贵,却自称“不是人间富贵花”。
他被康熙看重,仕途顺利,不到六年时间,从三等侍卫晋升为一等侍卫,却并不快乐。纳兰容若当初的理想是进入翰林院当一名学者,却偏偏被康熙选中当御前侍卫。
伴君如伴虎,风光无限的纳兰容若背负的压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有梦不离香案侧,侍臣那得日高眠。
作为康熙的保镖,纳兰容若压力之大,做梦都梦见在上班,没有一天能睡好觉。
既然无法脱身,容若只能寄情于诗歌,
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
身不由己的纳兰容若喜欢和朋友对酒当歌,他交朋友,不看身份,不看家世。
他是满人宰相纳兰明珠的儿子,却有很多汉人朋友,如严绳孙、顾贞观、姜宸英等等。
他最出名的一首诗歌也是送给朋友的,却被误传为歌颂爱情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
1685年的农历五月,很快又是卢氏的忌日。
纳兰容若每一年都不曾忘记用自己的方式怀念亡妻,他为卢氏写下了很多悼亡诗,五月份对容若是伤感的,是充满怀念的。
纳兰容若约顾贞观等人在渌水亭饮酒赋诗,却在散会后,一病不起。
七天后,纳兰容若去世,这一天正是卢氏去世的日子。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能同月同日死,也是一种深情。
纳兰容若只活了30年,绝世才华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他的人虽然已经离去,他的诗词跨越了三百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无数人。
标签: 纳兰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