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有些时候会对一些思想进行禁锢,将宣扬这种思想的书籍列为禁书。因为每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对统治思想需求不同,所以对禁锢的思想内容和力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将法家思想作为统治需要,对儒家思想和其他不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全部毁掉;后来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导致其他思想都被禁锢起来,最后到明清时期像《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一大批不符合封建统治的书籍,被当时的朝廷列为禁书。但是今天要跟大家讲的这本书,被称为古代第一禁书,这部书仅有三万字,那么它讲了什么内容呢?
这本奇书就是《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可以说是法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我们都知道,商鞅专门研究以法治国,而当时秦国的秦孝公刚刚即位,决心图强改革,便向天下招贤。而商鞅来到秦国后,向秦孝公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而这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而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商君书》是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虽然仅仅只有26篇,三万多字,但是它详细介绍了法家变法内容,如何成为一个让国家强大的君王。因此,2000多年来,《商君书》被列为第一禁书,因为只有历史君王和其接班人才可以阅读,而这本书也是历代太傅教太子治国之策的教材。《商君书》记载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内容庞杂,其中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法治等等诸多重大问题,可谓宏观全面。
《商君书》侧重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排斥儒术等言论,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首先是革新变法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商鞅提出礼制、法度要随着时代而制定,命令要符合实际的需要。从而说明只有变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第二是重农重战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商君书》中有关重农重战的论述最多。商鞅提出国家要想富强,农战两项必不可少,而重浓重战也成为法家治国的根本大计。第三是重刑少赏的思想,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是法家的重要思想,商鞅提出对犯法的人要重罚,而对于有功劳的人也要进行奖赏。第四是崇本抑末,反对空谈,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思是重视农业发展,对于商业和手工业要统统排到后面去。
在《商君书》最后一篇《定分篇》中,出现了“自治”一词三次,曰:"天下之吏民虽有贤良辩慧,不敢开一言以枉法;虽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铢。故知诈贤能者皆作而为善,皆务自治奉公。”曰:“圣人必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为天下师,所以定名分也。名分定,则大诈贞信,民皆愿悫而各自治也。”又曰:“圣人立天下而无刑死者,非不刑杀也,行法令明白易知,位置法官吏为之师以道之,知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我们从字面的意思可以看出,上面提到的“自治”就是指百姓自己治理自己。商鞅强调在法治社会,要依法办事,百姓要遵守法律,做好自己的分内的事情。
标签: 商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