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了中国千年的禁书,还成为了历代皇帝的必修课《商君书》

非凡网 144 0

《商君书》的核心思想是治国,但内容上政治、经济、兵事、法规、驭人等无所不包,既有指导思想,也有具体的运用方法,可以说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通过了解《商君书》我们中国人可以找到围绕我们两千年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一切都属于皇帝一人,为什么中国一直有法不依,人治大行其道,而国外却有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得进的法律意识。

为什么中国民众没有话语权没有财产权,而法国皇后买珠宝甚至需要分期付款,还被珠宝商追债。

为什么历朝历代中国不允许老百姓拥有兵器。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没有财产给后人继承。

首先说商君书有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五者若不灵,杀之。(也就是不听话,乱出声。。。就灭了)。

读到这里脑海中就只有丧心病狂和泯灭人性来形容以上观点。

祸害了中国千年的禁书,还成为了历代皇帝的必修课《商君书》-第1张图片-非凡网

但就是这么一本26篇三万字的疯言疯语竟使得秦国14年内一统天下,也成为后来历代君王的必修课,更成为了中国约两千年封建统治的奠基石。

《商君书》中认为国家的强势和人民的强势是对立的。只有使人民顺从法律、朴实忠厚,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

壹民。要注重教育,这里的教育不是开化教育,是要统一思想,必须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心里想的一致,没有二心,这是最基本的。最好的办法,是颁布一条准则,全民遵守。

弱民。让百姓的实力削弱,如果百姓都富强了,富可敌国,不好管理。必须剥夺个人资产,造成一个无恒产、无恒心的社会。“治国能令贫者富,富者贫,则国多力,多力则王”。国家要使老百姓没有固定的资产,让他们没有安全感,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勤劳地习武耕种,更加依靠国家的强大。

疲民。这一条看似简单,其实是采用了战略,让百姓为了生活疲于奔命从而思想僵化,把百姓当蚂蚁把人当工具,只要百姓生产其他统统不许需要,如果内部压力过大就会对外部发生战争,不仅可以平定外部强大的敌人,同时还可以消耗国内那些强民。即使不真的发动战争,加大对战争的宣传,可以增加人们的恐惧感,同时还可以凝聚人心,让那些思想活跃者暂时息声。《商君书》中认为这是一种排毒手段,将内部矛盾当作人体内的毒素,用战争排出毒素,现在不叫排毒了,叫转移内部矛盾,前阵子金家公主不是把联络大楼给爆破了么,估计她也研究过商鞅吧。

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辱则贵爵”。老百姓只有侮辱他,让他没有尊严,没有社会地位,这样他们才能重视官爵荣誉,他们才能在体制内更好地耕种和作战,以博得尊严和荣誉。

贫民。不让民众有多余财富,这个很好理解,没有钱办不成事。整天为了一点钱奔波,生活都顾不着了,哪还有那么多时间想别的。

以奸驭良更是将驭民之术的残忍发展的登峰造极,它宁愿使得全民的道德思想卑鄙下流,也要让人民之间互相猜忌互相鄙视,从而方便管理。

商鞅搞户籍制度,置伍什之制,行连坐之法,倡告发之风。让居民们互相纠察,互相监视。告发奸人,予以重赏,不告发奸人,加以重罚,什伍之内,一人有罪,他人连带有罪,人民在战争中不勇敢,本人处死,父母、兄弟、妻子连坐。有告发官吏为奸的,可以承袭所告之官的职位。甚至——治国的最高境界,是可以让夫妻、朋友不能相互掩盖罪行错误,而不因为彼此关系亲近就(互相包庇〉,妨害对国家的诚实。人民百姓不能相互隐瞒遮盖。连夫妻朋友都要相互告发,而不为亲情所动,真是透明极了的社会。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提到,要真正让人互相告发,必须避开利益相同的关系,因为利益相同就会互相包庇,而要使人人“事合而利异”,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去害人,告发别人,何其歹毒。

从以上列举可看出中国人自大秦得胜开始,再往后近两千年就处在被封建统治者剥夺了一切财产,一切思想,一切人性的商鞅所创造的噩梦之中,这种数千年的奴性思维,需要长期的安全感和教育才能逐渐转变。

标签: 商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