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优美的词牌名,你都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嘛?

非凡网 42 0

蝶恋花、浣溪沙、水调歌头,这些脍炙人口的词牌名,不止词美,词牌本身就已经让人浮想联翩了。词牌不仅是词的格式,它们自身也是有故事的,这些美丽的词牌,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盘点那些优美的词牌名,你都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嘛?-第1张图片-非凡网

1、【水调歌头】

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大曲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2、【沁园春】

东汉明帝刘庄的女儿沁水公主刘致,在封地沁水县兴建园林,简称沁园。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夺取沁园,公主不敢计较。明帝之子章帝知道此事后,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3、【鹊桥仙】

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

4、 【虞美人】

因美人虞姬得名。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虞姬,创制词曲常以“虞美人”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5、【青玉案】

出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锦绣段”,即“锦缎”,丝织品,表面有彩色花纹。“案”指放食物的小几,形状如有脚的托盘。

盘点那些优美的词牌名,你都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嘛?-第2张图片-非凡网

6、【踏莎行】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7、【雨霖铃】

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凄惨。他想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霖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8、【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姬,善歌唱。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故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盘点那些优美的词牌名,你都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嘛?-第3张图片-非凡网

9、【菩萨蛮】

据《杜阳杂编》载,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披珠宝,头戴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若菩萨,教坊因此制成《菩萨蛮曲》,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10、【浣溪沙】

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

盘点那些优美的词牌名,你都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嘛?-第4张图片-非凡网

11、【钗头凤】

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二人感情深厚,但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多年后两人不期而遇。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撷芳词》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标签: 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