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在学《伤寒论》,简答之:
①注解没有最好、最全面的,只有相对较好、较全面的。
②专家认为较好、较全面的有:
a、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b、徐大椿《伤寒论类方》
c、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d、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③个人喜欢比较有自己见解的书:
a、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b、姜建国《伤寒论讲稿》
c、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伤寒论》
d、肖相如《伤寒论讲义》
④如何学《伤寒论》?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尽信书”+背条文。第二阶段:实践检验阶段:“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有质疑精神)+在临证中检验条文(理法方药)。
第三阶段:升华理论(简单+明了)。
标签: 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