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很好解释,就是和成书年代及血脉相承关。
《二十四史》及后来的《清史稿》都是隔代修史,也就是有后世朝代所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是前四史之一。
《后汉书》,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也是前四史之一。
从成书年代来看,是由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史学家编撰的,范晔处在南朝宋时期,他并没有将前朝班固编撰的《汉书》与自己编撰的《后汉书》合二为一,那时并没有知识产权的说法,但《汉书》已有作者,范晔也没必要多此一举。而且从历史来讲,两汉虽然国号都称为“汉”,刘秀也是汉高祖的后裔,但东汉是由刘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并不是从先人那里继承的。
而《晋书》成书于唐代,由唐房玄龄等人合著,此时西晋、东晋早已灭亡,并且两晋一脉相承,完全可以合著成一本书。
同理,《宋史》成书于元末,当时北宋、南宋都已灭亡,且两宋一脉相承。合成一书顺理成章。
标签: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