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指出了阴阳是自然界里两种不同的属性,包罗万象,是各种事物变化的根本,事物的生长与消亡,都离不开阴阳。明确了此道理,才能做到治病求本。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没有阴,也就没有阳。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举个例子,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在人体气为阳,血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有了阴阳,就有了水火,有了水火,就有了寒热。寒热温凉就是气。气可以伤人形体。并指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受寒了不能生清,使清气在下而发生飨泄(即泄泻),受热了浊气不能下,则发生瞋胀(即腹胀)。这就是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说明寒热之气要随阴阳而升降,违背了常规,则疾病犹生。
标签: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