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在我国医学地位十分重要,怎样才能简单的读懂它?

非凡网 71 0

一部诞生于两千余年前的医史文献,想要既简单又能读懂,恐怕是不容易的。

用简单的方法,古文转白话文,就算读上一遍两遍,能不能懂,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关于《黄帝内经》的诞生年代,现在普遍认同其最终成型于西汉时期,并且作者并非一人,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修改和完善时期,可以说是一部先秦时期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黄帝内经》在我国医学地位十分重要,怎样才能简单的读懂它?-第1张图片-非凡网

想要深入探索这部中医源头著作,就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做铺垫。

一、了解秦汉时期的文字、文体知识。

前人在释读《黄帝内经》时就发现一个现象,《黄帝内经》中有诸多韵语,而韵语多出现在先秦时代的文体中。由此可知,想要从文字和字义上理解《黄帝内经》,还是要从源头出发,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字和字义。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对先秦时期以小篆为主体的文字及字义可以进行较为接近历史事实的解读。因此此书就应当成为读《黄帝内经》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这样从文字方面,就可以避免以今释古的错误。

二、了解基本的版本学知识

《黄帝内经》这部医术流传时间久远,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传世,更有诸多的注、释本。

较为知名的本子有唐朝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明代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清朝张志聪的《黄帝内经集注》,近现代的有龙伯坚《黄帝内经集解》,以及郭霭春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甚至还有日本中医学家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素问绍识灵枢识》。搞清楚不同版本之间的流变,及其对比和辨析,也是了解其深邃内容的必由之路。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反映的是当时人对病与医的理解,其中不乏很多经不起现代医学推敲的内容,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在读的时候还是需要辩证地去看待。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黄帝内经》反映了当时中医思想已经逐渐形成体系,开始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关系和思维体系,如关于阴阳五行和灵与气的建构,这些都是中医代代相传的思想精髓。

标签: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