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深受崇祯信任,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在洪承畴家里的厅堂里挂着一副对联写着“君恩深是海,臣节重如山。”可见洪承畴最初也是想用自己的忠贞来报答崇祯的信任。
在松锦大战后,洪承畴的十三万军队被清军打的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活捉。确实在刚开始,洪承畴也准备为崇祯守住气节以死殉国,任由皇太极用尽各种手法劝降,他都无动于衷,还一度用绝食来抗议,拒绝投降。崇祯皇帝也对洪承畴表现得一如既往的信任,以为他殉国了,为他举行了高规格的葬礼,并通报全国学习洪承畴为国捐躯的精神。可惜后来,洪承畴投降满清的消息传到京师,重重的打了崇祯的脸。
当时广为流传洪承畴投降是皇太极派孝庄以美人计诱降洪承畴,洪承畴抵不住美色,拜倒在孝庄是石榴裙下,第二天就投降了。这一版本根本没有史料记载,只是民间传闻而已。试问当时洪承畴抱着必死的决心,还在绝食中,怎么还有心情想着儿女之情。在孝庄诱降之前皇太极已经用尽办法,软硬兼施都没打动洪承畴,所以洪承畴更不可能因为女色就放弃自己的气节叛明降清。退一万步讲洪承畴要是真的因为女色投降,皇太极根本就不会如此重视他。
洪承畴真正归顺清朝的原因是皇太极亲自来劝降他的时候,和他谈论治国之道。从皇太极的言论中,他看出了皇太极是个明主,不仅有广阔的胸襟而且文韬武略。这让洪承畴看清了腐朽的大明是注定要被灭亡,清朝替代大明是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己不如投降满清,为清朝安定江山,这样老百姓也能尽快摆脱战乱之苦。可以说洪承畴的投降是被皇太极“洗脑”了。投降后的洪承畴也确实得到重用,他积极的帮忙清朝安定人心,并且建议满清统治者学习汉文化,善待汉人,为满汉合流打下基础。
可惜乾隆后来把明朝投降的120多位臣子(包括洪承畴)都写进了贰臣传。乾隆觉得像洪承畴这样的人不值得赞美,在国家存亡之际也不能失了道德和气节。
标签: 清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