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梦》又名《绮红小史》,是一部长达60回的清代小说,作者署名俞达。《青楼梦》的主人公名为金挹香,是一位风流多情的公子哥。小说中具体描写了金挹香和三十六位美貌名妓的情爱故事,全书以情为主旨,一改惯常对青楼女子的鄙夷轻视,而是怜惜她们的美貌才情被淹没于这青楼之地。正如《青楼梦》的题目所示,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红楼梦》的影响。然而《青楼梦》在立意与描写等各方面都与文学巨著《红楼梦》相差甚远,因此并未受到读者们和学者们的重视。然而无论文学成就如何,仅就《青楼梦》中描写男女情爱之事及与婚恋嫁娶事宜而言,于民俗研究还是颇有裨益的。
在书中第四十回“章幼卿于归张观察”中,写到妓女章幼卿将要从良嫁给张公子,金挹香临别时依依不舍,为她写就几首催妆诗,以表送别珍重之情。书中写道:“今日姐姐于归,我也不敢以俗物赠奁,聊赋《催妆》数什,日后姐姐言念鄙人,不妨对此俚词一唱,亦如与我见也。”金挹香所作的《催妆》诗共有四首,分别为:
其一
愿遂求凰竟赋归,惜花蝴蝶尚依依,鲰生恨未生双翼,常伴卿卿作对飞。
其二
谢却歌衫舞扇缘,韶华不再负年年。宓妃岂肯常居洛,有客钟情解惜怜。
其三
卿去离怀客独痴,百年嘉礼趁良时。从今香国狂应减,人面桃花系我思。
其四
骊歌一曲作催妆,卿意侬情两不忘。从此蝶蜂休间信,名花今已嫁东皇。
章幼卿看过四首《催妆》诗后,心中伤感,回赠自己的羊脂玉龙玦。两人又痛哭一场,“幼卿方才上轿排踏”,坐着轿子去往新郎家中。
从《青楼梦》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催妆词由男方写就,内容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多写于女子婚嫁前。根据材料介绍,催妆词是由新郎所作,目的是催促新娘上轿成婚,内容以赞美女子容貌美丽为主。婚嫁仪式中,女子常常由于羞怯,不舍家人,或为了婚前为难夫家,而在新郎接亲时以妆扮为由推托上轿。为了催促新娘上轿,新郎便要绞尽脑汁作催妆诗打动新娘。甚至有些胸无点墨的新郎还要提前找人代笔写好催妆诗,以备催妆时使用。有时新娘子迟迟不能满意,甚至等到天都快黑了。正如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写道的:“催妆诗未了,星斗渐倾斜。”
此后催妆风俗有所改变,由婚宴当日催妆,提前到了提前一天催妆。宋代即是如此。宋朝《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载:“次过大礼,先一日或是日早下催妆冠帔花粉,女家回公裳花幞头之类。…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彩段,作乐催妆上车檐,从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谓之“起檐子”,与了然后行。” 也就是说,提前一天或几天就下催妆礼,结婚当天请人奏乐作为“催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催妆风俗。文中写道:“北朝婚礼,…。迎妇,夫家领百余人或十数人,随其奢俭挟车,俱呼 ‘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登车乃止。” 讲的是为了催妆,新郎领着家里数十人甚至数百人来到新娘家,众人齐声喊新娘快出来,一直到新娘子登上花轿才停止。明朝吕坤所作《四礼疑》中记载:“催妆,告亲迎也。”
催妆诗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著名的催妆诗有徐安期的《催妆》:“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 还有卢储的《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风下妆楼。” 黄滔曾作《催妆诗》:“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怀。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从前文中列出的催妆诗来看,催妆诗多为五言或七言,对仗工整,且主题鲜明,均以赞美女性美貌、夫妇琴瑟和鸣为题。有新郎自己才疏学浅,无法下笔写诗,就会请颇有才气的诗人代笔。也有家庭趁婚礼之时邀请朋友以催妆为主题进行创作,只为图一个好彩头、好气氛。
关于代新郎写催妆诗的故事,当属唐代云安公主出嫁时陆畅一口气写就十多首催妆诗最为有趣。云安公主是唐顺宗李诵之女,“云安公主,亦汉阳(汉阳公主)同生。下嫁刘士泾。” 在婚礼上,陆畅为她写了许多催妆诗,流传甚广。在《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中写:“云安公主贵,出嫁王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另有《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
其一
夭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
其二
少妆银粉饰金钿,端正天花贵自然。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
也有风流才子自己写就《催妆诗》的,比如诗人龚鼎孳。龚鼎孳,“江左三大家”之一,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龚鼎孳风度翩翩、才情过人,年少时结识南京名妓顾横波(顾媚),并纳其为妾,情意深重。龚鼎孳写就《双松曲为西屏催妆》,表达他对顾横波的爱意和珍惜,表达了他对两人婚姻的期待与憧憬。诗中写:
其一
美人十五明珠珰,盈盈双星玳瑁梁,同心罗带回风长。回风长,璧月起,开松花,结松子。
其二
谁歌乐府《长松标》,松间锦字翻兰苕,凤琹玉枕千金宵。千金宵,百年耦,长青青,双媒叟。
在龚鼎孳的催妆诗中,妻子容颜焕发,环佩叮当,富贵优雅。而双松寓意两人琴瑟和鸣,婚姻幸福。
催妆是中国古代婚嫁礼仪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而与此相关的催妆诗已经数量庞大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由此可见,中国婚嫁习俗和延伸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表达,也无论是具体描写或刻画婚嫁仪式中的哪个环节,在其中我们都可以读到人们对爱情、婚姻和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标签: 青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