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号白石道人,人称姜白石。
这句词出自将姜白石的《扬州慢》,在这首词的前面有段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全词如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通过序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冬至。
他因为经过扬州,正逢夜雪,目睹了扬州城战后的萧条场景,感昔伤今之作。
这首词一出,被千岩老人称为有“黍离之悲”。所谓黍离之悲,就是指达到了《诗经·黍离》那样的艺术氛围和艺术境地,乃为大悲之音。
姜夔这个人,最擅长化用他人的诗词,在这首《扬州慢》里化用了很多杜牧的诗句。因为杜牧也曾在扬州流连,目睹了当年扬州的盛世繁华。
词中“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化用杜牧《遣怀》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姜夔的意思是说:纵使有杜牧那样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华,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的心情。
这篇词是战乱后经过扬州抒怀所作,典型的起兴之作,上阙以“名都”起,以“空城”结,今昔盛衰对比之下,不胜凄凉。
所以他的心情是很复杂,他想起了曾经的扬州春风十里卷珠帘,想起了杜牧曾经在这里青楼梦好醉十年,而如今金兵过后,城池破败不堪。就算杜牧此刻重来,也难以用笔墨写尽这悲怆凄凉的心绪。
如今,只有二十四桥仍静卧冷月之下,桥下风起,波心荡漾之中,冷月静默无声。那桥边的红药,年年盛开,究竟是为了谁?
整首词就好在以“纵”字引入,妙用杜牧的诗句诗意,追昔抚今,无尽慨叹和沉痛,伤情痛意,难以复加,化词炼句已入化境,
标签: 青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