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非凡网 33 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以全国人大许嘉璐副委员长11月22日启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主页面为标志,我国青少年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已经初步建立,而由郭预衡先生题写书名、国家总督学柳斌题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陈文博书记担任顾问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一书近日也在教育部门官员、基层学校老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中的赠阅活动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该书由青年教师王经涛主编、开明出版社于今年11月份上旬出版,是我国第一本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文集。该书作者选择了青少年最喜闻乐见的网络交流形式--聊天室、BBS作为实验载体,以一系列基层教育部门、高校教师参与的网友座谈会、各类网上讨论为主要手段,网络与生活互动,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成书工作。全书就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与法律问题、网络道德与经济社会、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黑客问题、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书中密切结合实际,举出许多富有代表性的网络道德教育案例,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评点、分析。 在国家刚刚出台《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大背景下面,此书对于帮助国内2120万及将来更多的 青少年网民熟悉网络、使用网络并保持一定的行为规范,提供了许多范例。

   该书针对“网络的隐蔽性与匿名性导致了青少年网民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响网络行为并反作用于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的现象提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一道来共筑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

  该书结合民进上海市委的建议大胆提出,应当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开发中增设“青少年网络道德研究”一门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最终成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施行者。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并没有完整地为网络道德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它不苛求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刻意论证,而是力求以通俗的语言将各方的观点体现出来,给大家更多的促动去重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尽快地构筑青少年网络道德研究的相关体系。

  不少看了此书的同志说,我们对网络道德教育正无所适从的时候,突然间见到了这么贴切的一本书,对于规范、指导青少年网络行为,真是雪中送碳呀!不少人纷纷预定此书,准备送给他的同事、家人。综合评价是:此书及时地捕捉到了思想道德教育前沿的需要,完成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书里的案例对于网民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适合家长、教师、学生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阅读,是一本不错的手册、文集。因此,才上架没几天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很快就成为北京图书市场教育专业书店的热销书。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出版,是教育界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具体体现,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网络道德教育与学校经常性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青少年学生更好地理解、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签: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