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佑八年(1093年),宋哲宗亲政,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远贬岭南惠州。一代大文豪与岭南名郡惠州的故事就此开始…。
苏东坡被贬惠州的时候,已经年届花甲,此时他已无权无势。并而需从河北一路南下到广东,路途遥远。因此苏轼身边的侍妾们各找原由离开了,唯有红颜知已王朝云陪伴苏轼到惠州来。对此,东坡深有感叹:“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
苏东坡到惠州后,虽已无实职,仍不忘关心百姓生活,他积极为民分忧。他挖淤泥,建堤坝,造福后世,他寄情于山水,带头写诗作词,引领岭南的文化潮流。其影响力至今犹存!
苏东坡与红颜知已相识于杭州西湖。苏东坡在杭州为王朝云写过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表面是描写西湖的,实际上却是赞美苏朝云的。但不幸的是,王朝云在惠州时遇瘟疫,身体十分虚弱,虽每日用药,但身体总不能恢复,苏东坡终日拜佛念经、并寻医煎药以期让好她康复。但从小生长在气候适宜之地杭州的朝云终耐不住岭南闷热恶劣的气候,不久便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弥留之际,王朝云依然不忘劝慰苏东坡。临终时她执着东坡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为了怀念王朝云,苏东坡把丰湖改名为惠州西湖,并在西湖上刻意经营,建塔、筑堤、植梅,试图用这些熟悉的景物唤回那已远逝的时日。然而,佳人已逝,“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惠州地处岭南,在当时虽然为偏僻蛮荒之地,但一年到头却甜瓜香果不断,其中以出产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甜果出名。身处逆境中的苏东坡,是热带水果爱好者,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以一种无以伦比的豁达胸襟。坦然接受了做为一个岭南人的现实。“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正是他洒脱心情的写照。
“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虽然只在惠州停留了短短的三年时间,但他给惠州留下了东坡井、合江楼,嘉祐寺、白鹤峰东坡故居、西新桥、西湖等一批文化遗址,他还写下诗词160首,书信、文章300多篇,为惠州人民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苏东坡在惠州的影响犹在…!
标签: 日啖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