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吃苦就是吃苦,还有“有用”“无用”之分?真的,您还别不信,请耐心看完此文,助力您的孩子高效备考中考!
当我们让学生一套一套做试卷的时候,当我们见缝插针给学生讲题的时候,当我们陪学生上晚自习到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当我们给学生鸡血打得满满鼓动他们初三就该吃苦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有时候做的都是无用功,学生吃的苦都是无用的苦,学生的吃苦都是形式主义呢?
学生的可怜兮兮求救声,学生的疲惫眼神,期盼的眼神,一直挥之不去!可在这汹涌的浪潮里,我又能做啥呢?
我们一直确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激励莘莘学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深夜里孤军奋战,课堂上强睁困倦的双眼,题海里疲惫挣扎!是要吃苦,可是有的苦吃得不值,吃了也是白吃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是有的苦吃得不值,吃了也是白吃啊!
课间,我溜达进教室,看到高高的书山,看到深埋进书山里的一个一个脑袋!困啊!累啊!中考的脚步越来越紧了,一定是又熬夜了吧!本来是想查查学生的背诵的,但看看他们蒙头睡觉的样子,真不忍打扰他们难得的片刻休息,只好作罢!
上课了,班长一声大吼“上课”,睡觉的学生弹簧一样弹起,个个睡眼惺忪!看到他们这样无精打采,我清清嗓子,提高嗓门:“大家都伸伸懒腰,扩扩胸!”教室里一片打呵欠的声音。“来,跟着我吼几声,哈!哈!哈!”我一边做着扩胸运动一边带领大家喊着,引得路过的老师隔窗引颈惊看!快下课的时候,我就停止了上课,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我的调查,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回答我的问题特别积极,其间,纷纷可怜向我求救,求救啥呢?
他们早晨一半六点至六点半起床,七点到校开始早读,从七点开始到晚上八点半,基本没有闲着的时候。中午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一点开始每天中午考试,考到一点五十,休息十分钟上正课。第四节结束三十分钟的晚饭时间,然后是130分钟的晚自习。
每天的阅读和运动都成了奢侈品了!
每天的阅读和运动都成了奢侈品了!
“老师,中午我们一点休息的时间也没有”“老师,中午考试没有啥用啊!”“老师,你和班主任说说让我们中午休息一会儿吧”“老师,晚自习最后一节,很累啊!”“老师,晚自习我们都觉得学不进去了呀!”
我掐指一算,从七点到八点半,学生上课将近十二节,就这回去还得接着写作业啊。别说是人,就是机器运转这么长时间也该热得发烫需要歇歇了!
面对学生的求救,我有点小难过却也很无奈,应试的浪潮汹涌澎湃,普通的我又怎有力量阻挡!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教育规律,按照教育科学来办教育呢?我们也许觉得,我们尽职尽责,我陪你上自习,我陪你做试卷,我们老师也很辛苦啊,我们这难道不是对学生最大的爱吗!
吃苦不是时间被无限地压榨 ,不是学得时间很长熬夜很深
可当学生已经疲惫到只能敷衍学习的时候,只能你看着他们好像是在学习的时候,只能是为了多做了一张试卷为了多学了二十分钟的时候,当这一切都只是作为形式存在而不再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时候,这样的吃苦还有什么作用呢?难道只是觉得吃了苦好像就能有收获而获得心理的安慰吗?
吃苦不是时间被无限地压榨 ,不是学得时间很长熬夜很深;吃苦不是一套一套做不完的试卷,不是淹在题海里一直一直抬不起头!
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谁学的时间长做的试卷多而吃苦!也不是只是为了考高分考好的名次而吃苦!
吃苦了就应该有吃苦后的收获,时间也花了,苦也吃了,可劳而无获,那苦不就白吃了吗?
吃苦不应该有任何的形式主义!要吃积累经验的苦,要吃培养习惯的苦,要吃提升能力的苦,要吃解决问题的苦,要吃学会思考的苦,要吃学会提高效率的苦!吃苦的时候,不能吃得晕晕乎乎迷迷瞪瞪;吃苦的时候,就要心里清清楚楚亮亮堂堂!
吃苦不应该有任何的形式主义!吃苦了,就应该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所以,我们老师,为了不让学生吃无用的苦,白吃苦、瞎吃苦,应该首先把学生当成“人”看,考虑学生作为“人”的承受能力!其次,老师应该花点心思研究,改进教学,筛选试题,多给学生讲方法,提高效率!再次,应该经常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看看自己的教学等存在什么问题,及时修正。最后,我们除了看到眼前的分数,更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学习是一生的事,用力过猛,就像吃药太苦,学生厌倦了学习,岂不是得不偿失?!
看来,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越苦越好!让学生吃苦对,但不能死吃苦,白吃苦啊!
让学生吃苦,吃得下,咽得下,能消化,成为助力自己成长的养料,方为上策!
否则,吃了也是白吃的苦,不如好好睡一觉,不如去运动场上流流汗更好!
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一定要记得:学生吃有用的苦,方能渡到成功的彼岸;吃无用的苦,耗费了精力伤了身!
作者:阳光下飞呀 致力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终生幸福:少考试,少做题;多读书,多练笔,养习惯。分享教育故事,传递教育理念。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标签: 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