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学海无涯苦作舟

非凡网 41 0

“学无止境”,不断地学习,是他终身的追求。

十日谈|学海无涯苦作舟-第1张图片-非凡网

我出生于1949年8月1日,祖籍浙江宁波。父辈给我取名“仲和”,一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二,又在家族中是“和”字辈,二是中国和平了,故取名“仲和”。

1968年10月,我被分配到国家物资储备局上海储备物资管理处工作。先从工人干起,后被提拔为干部。回顾四十多年的工作历程,是各种岗位的工作实践磨砺了我,也是我坚持十余年不断地努力学习造就了我。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家已经把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我自己感到知识和能力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了,压力之下,又燃起了再学习的强烈愿望。1979年,我在兼职担任共青团领导工作后,就开办了业余夜校,组织青年职工积极参加业余文化学习,聘请了附近中学的教师来处里上课。我既是组织者,也是积极参加者。1982年,组织上推荐我参加全脱产的中专学历的学习,经入学考试合格,我被录取,攻读“企业管理”专业。入学第一年,先是学习高中基础课程,经过一年时间的刻苦学习,我参加了上海市高中数、理、化和语文四门课的全市统一考试,获得了合格证书。两年后,又顺利通过全日制中专学历的毕业考试。学习结束回单位后,我担任了物管科长工作,工作特别繁忙。

记得以前实行的是每周六天工作制,一天休息。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是我那时日常生活的写照。但我学习读书的节奏并没有停止。1985年,我参加了大专入学考试,同时被中央电视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法律专业”录取。但是,因为学习时间和工作有冲突,最后我选择了去中央电大法律专业注册入学。经过三年学习,取得了中央电大“法律专业”毕业文凭。我的毕业论文获得了负责答辩的老师的优评,并建议在有关杂志发表。

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倍感珍惜。现在回忆起来,其中不乏酸甜和苦辣。我在小学、中学学的是俄语,中专以后学的是英语,年届30多岁了,难度可想而知。我千方百计在每天赶往学校的路上,拼命背手里准备的英语卡片。特别是三年电大的学习,每周有五个晚上要上课,常常是下了班,啃了个馒头,骑着自行车就赶往学校听课。回到家已是夜深人静。三年时间,二十多门课程,每学期要应对4-5门主科的全国统考,都顺利过关。记得当时,那公园的紫藤树下竟然成了我经常复习备考的安静的一角。

1998年,到机关工作后,我又参加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和上海社科院“民商法”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一路走来,我心里想的是,要把失去了的学习给弥补回来。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历史耽误了我们,使我们这一代人错过了最佳最宝贵的学习时机,但历史也给了我们重新学习的机会,关键是自己不能轻言放弃。

2009年退休后,我参加了市级机关老干部大学的学习,至今已有九个年头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是无止境的,我觉得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精神更不能退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是我终生的追求和愿望。(余仲和)

标签: 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