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悲剧再次发生----观《南京!南京!》有感

非凡网 49 0

为了不让悲剧再次发生

   ----观《南京!南京!》有感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再现了那场屠杀的残忍,电影影片分为两段。第一段的主线以刘烨扮演的国民党军官陆剑雄为主,南京城被日军攻破,大量像陆剑雄这样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街头巷尾展开惨烈的抵抗,并且最后悲壮地牺牲,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第二段以德国人拉贝先生的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为核心,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的“身份”而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实际主持安全区难民工作的,则是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和归国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但是,在日军的眼中,所谓“安全区”,只不过是一个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而拉贝的德国人身份,在强势的日本军队面前,也只不过是一块随时可以扯去的遮羞布,而中国的女人们,则用她们的身躯不断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连接这两段篇章的是两个人物:一个是中国小战士“小豆子”,一个是日本军人角川,是他们勾勒了整个影片的轮廓。而后者日本人角川更是该片贯穿始终、着墨最多、最立体丰富的主角。角川(中泉英雄)是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而他的同乡队长伊田(木幡龙),则已经是一名老兵,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了种种为维持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在南京这座战争因素被极端放大的城市中,面对别人的屈辱和死亡,有着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最后角川终于做出了他的选择: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情异常地沉重,我再次感受到那场让无数生命流逝的惨无人道的战争,影片警醒着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平,热爱生命,我衷心地祈愿着像这样针对平民的屠杀在世界哪个角落都不要发生,然而正当我们在祈愿之际,我们“听”到了一些不和谐之音,某人看完《南京!南京!》之后在某个网络讨论区里说道:“什么时候我们也来搞个东京大屠杀!”他的“话音”刚落,竟然有人响应,很快他们开始讨论起如何攻打日本,杀进东京,然后实行“烧光、杀光、抢光、奸光”的“四光政策”,实在不行直接用原子弹将日本给轰平了!

   这些残忍的词语深深地刺激着我,这与影片所要告诉我们的“以史为鉴、珍爱和平、面向美好未来”的忠告背道而驰,我告诉他们:“这场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分子发起的,残杀我们同胞的是极端、狭隘、残忍的日本法西斯分子而不是日本的所有人民,如果进行东京大屠杀无异于是对日本人民的残杀,这和当时的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可是当我讲完这句话后,我立刻淹没在一片叫骂声中,我被他们安上了“卖国贼”、“汉奸”等各种各样的“名号”,我实在不明白,我只是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难道我只有和他们所说的那样对无辜的日本人民举起屠刀,我才不是“汉奸”和“卖国贼”吗?

   《南京!南京!》中,我们大家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我们只有活着才能感受到美好。生命对于谁都一样,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如果可以,我希望不要有生命离去。对于极端、狭隘、凶残的法西斯分子,他们的死我只能用遗憾来表示,当他们侵略别人对他国人民举起屠刀的时候,他们就应该知道死亡离他们不远了,可是那些无辜的人民呢?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想过着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交友、聊聊天、看看电影、玩玩游戏…侵略和屠杀的事情他们根本都没做过,我们凭什么对他们动手?我们凭什么对他们开枪?中国有句俗话叫“冤有头,债有主”,我们的敌人是那些法西斯分子,当然这也包括了目前企图重新征服和奴役中国的部分日本人,当他们举起武器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朝他们开枪。

   然而,这一切正如我前文提到,如果可以我不希望有任何的生命离去,因此我本质上是厌恶战争,至少我不希望有针对没有武器的平民的屠杀存在着,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平民大部分都是无辜的,肆意虐杀平民的人都是一些极端、狭隘、残忍的人。我们明知道对方过去“南京大屠杀”的行为是邪恶的,但某些人却叫着要“东京大屠杀”,这不是将过去对方施展在我们身上的恶反过来施展于现在存在着的无辜的人吗?如果我们也这么做的话,那么我们和那些残害我们同胞的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

  我可以理解那些叫着“东京大屠杀”的人,我可以理解这样的一种心情,我也痛恨那些残害我们同胞的日本人,因为我也是中国人,可是我明白我们的敌人是谁,可是我明白我们不能将仇恨盲目地扩大话,拿无辜的人民开刀。

   有句话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毫无人道的屠杀终将会为他的行为而付出代价,但这样的代价却牵连着其他无辜的人民,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的下场我们依然记忆犹新,然而战后的日本人民却替他们背负着不幸、背负着“黑锅”,那些叫着“东京大屠杀”的人们,难道你们希望我们中国的人民也和当时的日本大部分善良的人民一样背负着原本不属于他们的罪吗?屠杀这种毫无人道可言的行为终将会遭受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做出屠杀平民行为的国家无疑是自取灭亡自寻死路,那些叫着“东京大屠杀”的人们难道你们希望我们的国家走向绝路吗?

   《南京!南京!》告诉我们的是对生命的重视而不是对生命的漠视,它告诉我们的是对和平的向往而不是战火和复仇,它包含着的是一种爱而不是一种恨,它告诉我们的是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写到这里,我无意中登陆了某个人的博客,他也是叫着要“东京大屠杀”的人,然而我在他的博客中却看不到残暴两个字,我看到的是幸福,是他和他女朋友在一起的幸福,在这里似乎连空气的味道都是甜的,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希望他和他的女朋友能永远这样幸福下去”。

   是呀,幸福!我们都向往着,只要是人类都会向往的东西,可是幸福又是那么地脆弱,经不起战火的摧残,如果真的希望永远幸福,那么就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战争屠杀对谁来讲都是场灾难,日本的侵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换来的是两颗原子弹在广岛和长绮的爆炸,那些叫着“东京大屠杀”的人,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原子弹在上海和北京上空爆炸的情景?到那个时候,什么样的幸福都没了。

   值得高兴的是,一切并没有那糟糕,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在官方和民间沟通日益增加,双方交流频繁,友谊之花遍地开放,仇恨的火苗慢慢地被熄灭,右翼分子渐渐失去了民众基础,和平成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主题,可是我们还不能掉里轻心,战争的温床依然存在着,随时都可能孕育着新一轮的屠杀,《南京!南京!》里的悲剧随时都可能重演。

   我们一定要在牢记历史教训警惕极端右翼分子的同时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让仇恨冲昏头脑而盲目地仇视并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珍爱和平,为和平美好的明天更加努力地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幸福的未来。

标签: 观书有感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