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灵运(2)
李华(1)
向子諲(1)
吴惟信(1)
刘攽(1)
白居易(1)
张舜民(1)
苏轼(1)
徐俯(1)
曾觌(1)
汪藻(1)
吴潜(1)
陈与义(1)
秦观(1)
杨万里(1)
刘因(1)
余靖(1)
徐元杰(1)
杜甫(1)
杨基(1)
杨士奇(1)
杜牧(1)
王驾(1)
高骈(1)
1.《山行》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池》宋朝·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庭芳·碧水惊秋》宋朝·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4.《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宋朝·苏轼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5.《村居》宋朝·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6.《春日》宋朝·汪藻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7.《湖上》宋朝·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8.《登江中孤屿》南北朝·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9.《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南北朝·谢灵运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10.《山亭夏日》唐朝·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11.《春行即兴》唐朝·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2.《渼陂行》唐朝·杜甫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13.《山馆》宋朝·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14.《雨后池上》宋朝·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5.《山家》元朝·刘因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16.《雨晴》唐朝·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7.《天平山中》明朝·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18.《苏堤清明即事》宋朝·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9.《发淮安》明朝·杨士奇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20.《杨柳枝词》唐朝·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21.《水调歌头·焦山》宋朝·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22.《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宋朝·向子諲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23.《观雨》宋朝·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24.《春游湖》宋朝·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25.《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宋朝·曾觌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
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标签: 观雨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