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鞍山尼龙厂厂长到一省富豪,四十六岁下海创业,柳长庆一手缔造了纸币清分行业第一股——聚龙股份。然而,如今的聚龙股份,披星戴月,股价腰斩;创始人柳长庆及其子柳永诠更是官司缠身,双双被立案调查。
柳长庆1952年生人,20岁之际便成为辽阳县农具厂副厂长。此后,先后担任海城机械厂销售厂厂长、鞍山市工业尼龙厂厂长。1998年,46岁的柳长庆决定下海创业。
1998年,辽宁科大聚龙集团成立,主营金融设备。公司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扎把机。这为柳长庆赚得了第一桶金,也点燃了他的信心。此后,柳长庆带着研发团队投身于全自动捆钞机的研发。2004年之际,依靠全自动捆钞机,公司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
不满足于此的柳长庆,带领公司向高端设备领域进军。为了研发纸币清分机,柳长庆将捆钞机赚得的利润全砸了进去。谁想到,机器是造出来了,市场投放却成了大难题。彼时银行对国产产品并不认可,面对几近断裂的资金链,柳长庆背着设备远赴德国展览会,准备放手一搏。
柳长庆没想到,研制出的纸币清分机竟打开了国际市场,聚龙集团起死回生。此后,聚龙的纸币清分机逐渐被国内市场接受。
2011年,聚龙股份登陆资本市场,被誉为“纸币清分行业第一股”。公司上市后,柳长庆家族财富迅速攀升。2013年,《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中,柳永诠(柳长庆之子)家族以28.6亿元的财富值荣登辽宁首富。《2013胡润创业版富豪榜》上,柳永诠以34岁51亿元的身家成为最年轻“70后”。
故事倘若到这里就结束,那就是一段大器晚成的创业佳话。可,金钱与权力易腐蚀人心。
聚龙股份上市后,柳长庆并未带领公司进行资本运作,一直深耕货币金融服务,先后成为中、农、工、建、交,以及民生、兴业、华夏等十三家商业银行总行入围供应商。
此后,聚龙股份股价节节攀升,在2015年的牛市中一飞冲天,总市值达326亿元。彼时聚龙股份年归属净利润还在3亿元左右。然而,狂欢之后,一夜入冬。
自2017年起,聚龙股份净利润便出现断崖式下跌。2018年更是出现1.33亿元的亏损。与此同时,其股价也走了下坡路。或许是因为公司股价持续回落,柳氏家族才走上了歧路。
自2016年8月,聚龙股份为实控人控制的3家企业违规担保。截止2020年12月底,3家公司在浙商银行共计办理了59笔贷款,合计28.61亿元。上述业务,公司直到2021年4月才进行披露。
2017年3月,柳长庆因破坏选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辞去聚龙股份董事长等职务。此后,实控人通过提现等方式占用资金近3亿元,再加上担保责任所形成的3.56亿元,累计占用资金达6.5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实控人被立案的导火索还在于聚龙股份自查发现诸多问题,直接在2021年4月“自曝家丑”,才有一连串事情。
如今柳氏家族也是官司缠身。因股票质押回购合同纠纷,聚龙股份控股股东柳长庆、柳永诠、周素芹、张奈收到了法院传票。其中,第一大股东柳永诠与第五大股东张奈为夫妻关系,第三大股东周素芹为柳长庆之妻。
好好一个家族企业,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代首富沦落至如此境地,更让人唏嘘。
标签: 柳永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