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柳永慢词开启了宋词的新天地?

非凡网 30 0

北宋社会的繁荣推进了词体和词风的发展,慢词长调(九十一字以外)

应运而生。慢词拍缓调长,演唱一首曲子的时间要比小令的时间长。北宋社会经过将近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比较安定繁荣,人们已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进行慢词的创作,聆听慢词的演唱,因此慢词继小令之后兴起也就成为了必然。

  比较早地接触到慢词创作的词人有欧阳修、张先、柳永等,据统计,张先存慢词十九首,约占其全部存世词作的10%,而欧阳修只占2。5%。在慢词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词人便是柳永。他曾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词句而被宋仁宗取消了考进士的资格,从此一生漂泊,社会地位不高,但较多地接近民众。

  其词作多是描绘都市风光、歌妓生活以及抒发羁旅情怀,内容略丰富于晏、欧,他精通音律,长期混迹于青楼中,与民间乐工、歌妓密切合作,创制了很多新调,大多数是更易于表现繁复多变的都市生活的慢曲长调。正如李清照在《词论》中评价柳永说:“变旧声作新声,大得声称于世。

  ”此外柳永还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语言通俗易懂,使之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口味,开创了“俚俗词派”。

慢词其实早在敦煌曲子词中就已有,但自唐以来至宋初的文人却比较矜

持,他们大多选用那些类似五、七言近体诗的短调,柳永是扭转此风的第一人。词的篇幅变长了,容量自然也就加大了,表现手段也出现了变化。

  柳永把六朝、隋唐小陚的技法引进了词的

领域中,采取层层铺叙、讲究韵味

的表现手法。当时(主要是指仁宗时

期),词坛上是贵族词(晏欧的小令

词)与市民词,雅词与俚词,小令与

慢词长调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局

面。如果没有柳永的出现,词的创作

还很难摆脱小令的影响。

  正是由于柳

永大量填写慢词并取得很大成功,苏

轼和秦观也才开始大量创作慢词。

虽然这次转变只是翻新了词的音

乐外壳,未能从内容上根本突破“艳科”的藩篱,但至此宋词完成了第一次转 变,柳永慢词开启了宋词的新天地。正是因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创作走 向更为广阔的道路,他的创作为宋词的发展展示出灿烂的前景。

标签: 柳永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