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柳永,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那首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雨霖铃》。其词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文辞雅丽,韵味悠长,朗朗上口,饱含凄美之情,笔者大爱。尤其是那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每每被我等强赋愁词的文氓所引用,装X之情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再稍微了解他一点的人还知道他平生偏爱与青楼歌伎交好,一生红颜知己无数,并将之视为一雅好,常以自豪。
柳永曾在词中写道“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公开在微博中表示唯有风流之事为平生最畅。这豁达恣肆又不乏叛逆精神的才子着实有那么点奔放不急的摇滚味道。
聊这哥们儿的人生,绕开什么,也绕不开他极尽才华和笔力去创作的莺歌燕舞与佳人。柳永曾在他的名作《木兰花》中描述过他见过的四个花容妙丽的文艺女青年,呼作“心娘”、“佳娘”、“虫娘”、“酥娘”。洋洋洒洒四首《木兰花》,文采之华丽、措辞之细致,极尽对花容月貌的褒奖之辞,基本上把隔壁老王的台词儿都抢没了。
可见自古以来,在泡妹子方面向来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才子更是从来不吝笔墨。一开始柳大才子对这四个文艺女青年的感觉本无太大区别,风流才子嘛,只要颜值高,条子正,都是可以来之不拒的。然而,后来他却唯独对虫娘格外上心,青睐有加。
纵观柳永一生的作品,有一段时期极其频繁地@了这个虫娘,甚至在其作品中直呼“虫虫”,这不就是宝宝的意思吗。就算开放如斯的今天,在私密的情书里直呼“宝宝”也是件挺腻歪的事儿,更别说是在大宋微博广场公开秀恩爱了,也难怪后来 宋真宗批评他文风俗艳。
可见,柳永同志谈起恋爱来绝逼是潇洒飘逸,自由奔放,发起春来更如入无人之境,对外界的花花草草完全不care。部分诗词为证:
《木兰花》中有词曰: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
《集贤宾》中有词曰: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
《征部乐》中有词曰: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
既然四大文艺女青年一起出道,为什么这虫娘偏能独得柳大才子恩宠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四个文艺女青年都是什么货色。在这个问题上,四首《木兰花》中已漏出些许端倪:
其中,柳永给心娘写的个性签名是“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而酥娘亦有“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之说。
看到这里便有了眉目,此二人不就是活脱脱的绿茶婊嘛。既是绿茶婊,便要跟“千金”较劲,至于你柳永有木有才华,其实人家根本不care好么。柳永同志作为一个有情怀、有梦想的高逼格摇滚青年,怎屑与动辄谈钱的绿茶婊为伍呢?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屡不得志,压根跟“千金”不熟。
既然“千金”淘汰掉了心娘和酥娘,那就只剩一个佳娘与虫娘进行最终PK夺取“柳大才子最佳恋爱对象奖”了。那么佳娘何许人也?且看第二首木兰花: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鸾吟凤啸清相续。管裂弦焦争可逐。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这段文字虽无明确表明佳娘是绿茶婊,但细细读来,我们会发现一个跟绿茶婊一样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此文一直在赞颂佳娘在音乐歌唱方面的牛X造诣,却对其外貌气质丝毫未提。
这就太不正常了,这与对其他三位饱含笔墨的大幅外貌气质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来看下对虫娘的描写: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这可不是简单的“往往曲终情未尽”,更不是“飞上九天歌一曲”简单的秀歌技。
如此看来,佳娘仅仅是一个实力派唱将,着实无花容月貌可赞。估计外在气质上是输其他三位一大截的。最后得奖的自然非举措温润、莲步生风、风韵尤佳的虫娘莫属了。
可见柳大才子谈恋爱主要看气质,没有花容月貌和玲珑身段仅靠些个奇技淫巧是不好使的。
经此一论,明朗太多。如果你有钱又有才,大家陪吃、陪玩、陪睡绝无问题。武能打架续板砖,文能弹琴唱和声。在朋友圈填词一阕,立马一堆点赞叫好的,过得好不潇洒快活。
但是,柳永同志屡次高考不得志,那点家底估计很快就败光了。尤其是后面几次落榜后,早已没了“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的闲情逸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个落魄的才子周围自然少了莺歌燕舞,落寞袭来之时,他却忽然发现居然还有一个女子愿意跟他谈人生谈理想,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纯粹的、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干劈情操好么,此人正是虫娘。
虫姑娘到底何许人也,得意时,为你莺燕起舞;失意时,陪你一醉方休;习作时,是你添香红袖;落魄时,是你避风湾港。基本上很像矮大紧(高晓松)同志讲的那些最喜欢老炮儿的大飒蜜(豪爽仗义又漂亮的姑娘)。这是你柳永的虫虫吗,这是简直是每个男人梦中情人好么?对于这样一个奇女子,柳永这种感性的大才子爱得死去活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更何况是多情的摇滚青年柳大才子。据说柳永家有正妻,虫虫之流算起来已经不知道是几奶了。更重要的是,他还总是郁郁不得志,落魄之极,这无论对现实生活还是理想意志都是一种极大的消磨。虽说才华诚可贵,毕竟面包更实惠。最后,不管是因为现实问题还是理想问题,二者最终分道扬镳,此后作中再无卿。
当然,前前后后跟他混过的亦不乏谢玉英、陈师师、赵香香等彼时大名妓,几乎所有跟他有过交集的女子,每每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却从来没有一人心,能让白首不相离。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未能长相守,但很多人心里其实是有他的。
从上述柳永同志的风花雪月史,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个那么不屑名利,自由不羁的大才子,放在今天看,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摇滚青年嘛。为什么又说他是一个伪摇滚青年呢?
其实评价任何一个文学、历史人物,终归要回到他的生活环境与人生境遇。柳永的人生其实是这样的:
柳永生在官宦世家,正经是个小官二代,从小受的是经世致用的儒家正统教育。其实一开始人家根本不是什么摇滚青年,而是励志发愤图强、改造世界的青年才俊。
柳永同学从小爱读书,家里条件又挺好,老爸历任山西沙县副县长(非沙县小吃故乡),南唐检察院长、费县县长等。
柳永年轻时到处旅旅行,写写游记,拜访名人。毫无生活压力,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兼习文学雅好,年纪轻轻便在文艺圈子里混得小有名气,成名作《望海潮·东南形胜》便是一篇游记。
总之,柳大才子在试图考取功名前混得那叫一个潇洒如意、风生水起。这一时期的他衣食无忧,自由散漫,文风华艳恣肆。
1008年,柳永第一次来到帝都汴梁(今开封一带)。这里繁华极盛、歌舞升平、纸迷金醉。大才子不禁诗兴大发,秉凌云之志,激昂赋词,写尽帝都的鼎盛风流,在帝都文艺圈登时名声大噪。
刚好第二年又赶上了春闱(可理解为春季高考)。在帝都文艺圈如鱼得水的他,不仅自信满满,而且群众呼声甚高。不曾想考完之后,真宗有诏:“属辞浮糜”,严厉谴责。大概意思可能就是宋真宗召开了一个文艺座谈会,批评某些人文风俗艳,不能登之大雅。
柳永一听这消息,立马火了。你想,一个炙手可热的大才子,年纪轻轻就在帝都文艺界混得有声有色,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等委屈。不堪此辱的他,愤慨之下作得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其词曰: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里要注意啦,“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估计是另所有柳大才子的死忠粉最得意的一句了,“白衣卿相”也基本上就是柳永留给后世的个人品牌啦。
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我就爱做一个风流才子写写词曲,就算我白衣飘飘,也不亚于那些个公卿将相。总之,整首词充斥着一个大愤青对皇帝眼光差不识大才的牢骚以及各种视功名为粪土纵情歌舞风月以明志的情感。
而也正是这首词及他一直以来自视高傲的态度,为他后面被各届 封杀埋下了祸根。
于是乎,接下来的三次高考,他连续落榜,无缘科第。据说,其中还有一次是仁宗皇帝专门把他从进士榜单中刻意划去,还引用柳永自己的诗词来故意讽刺他。大概意思就是:这家伙既然视功名为粪土,酷爱花街作词,那就那让专心去填词吧。据说后面也有很多圈里人向仁宗推荐柳永大才,仁宗每每回复“且去填词”。说白了就是我封杀你我任性,你再嘚瑟给我看看。
结果柳大才子还真就各种不服,他还专门捧着 给的这顶帽子,大肆出入娼馆酒楼,自诩“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其实就是跟宋真宗怄气,反讽他不识货,耽误了他的大才。
总之第四次科考落第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的意志基本消磨殆尽。1024年,柳永四次落第后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后愤而离开帝都,结束了“汴漂”生涯。此后便一头扎进风月场作词弄曲,正式踏入贵圈。
然而,四次科考期间,他虽有表达落榜后的愤慨情绪,却从未真正想要抛弃他从小受教于官宦之家的正统仕途理想。毕竟从小便是品学兼优嘛,还不至于堕落到专心去搞艺术(彼时艺术神马绝不入流)。
柳永写完《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愤青词后不久,马上又写了一首《如鱼水·帝里疏散》表示他已对第一次落榜完全释怀了,并表示重新积极备战高考。虽然没有什么“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的鸡血口号,却也颇有献媚之嫌。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他的摇滚精神不够坚定,不够纯粹,更大程度上是在一种不得志的无奈下催生的伪摇滚情怀。
即使是第四次科考落第后,他也只是想要用词曲佳人来麻痹自己,抚慰屡不得志的没落心情。其实,他从未放弃那埋在骨子里的仕途理想。
到了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高考落榜生放宽尺度。柳永同志闻讯大喜,马上赶回帝都,再一次参加高考。这次终于考中进士,得了一个睦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喜悦不已。只是此时,当年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已经熬成了50岁整情场老炮儿。
柳永人生后期先后当当县长,管管盐政,搞搞屯田,当然也少不了跟一众佳人抚琴弄曲,谈情说爱。69岁时,一代才子终驾鹤西去。
柳永对文字的驾驭之才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对于宋词的发展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是他的人生境遇导致他的才华并未在他梦寐以求的正统仕途与文学道路上施展。流落花街柳巷纵情词曲佳人,也许他骨子里爱这个东西,可笔者更觉的这是他屡不得志的无奈之举。
更令人叹息的是,他的不得志在很大程度上也源自他自己的矫情。一次落第的小挫折就愤世嫉俗骂天骂地,作为那个时代的自媒体,文艺圈子本来就小,信息很容易就能传到大BOSS那里去。而在那个时代,人生抱负的选择又何其狭窄。最顶端的那个大BOSS完全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柳永在人情世故上的修养,显然不能承载他理想的仕途人生。
除此之外,更令他纠结一生的是,那骨子里深深烙下的仕途理想从来都挥之不去,这使他从来都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摇滚青年,因为他并非生而猖狂标榜叛逆的阮籍之流。他只是一个骨子里很正统,却又有点作,刚好又作败了的悲情才子。柳永以洒脱、不羁著称,却又何曾真正做到了洒脱和不羁。
在此文章的最后,仍需说明的是,柳永这个伪摇滚青年的背后,流露的却是风月泡出来的真性情。如果没有真性情,他不会得到风月场的心与灵。如果没有心与灵,他写不出这些风华绝代的隽永佳作。
当艺术家遇到了落魄与真性情,经典的作品便有如清源活水,甘冽沁人、流传千古。
后记:
明代冯梦龙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曾这样描写柳永的殡葬场面: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能得妓心如此,柳七绝不枉此一生。
行文至此,即兴填一首鹊踏枝,漫抒怀情:
鹊踏枝▪才子佳人几时有
才子佳人几时有,
杨柳岸边,良宵一壶酒。
花间词曲闺中秀,红袖添香良人候。
千种风情能忆否,
经年难在,唯有岁相守。
奈何良辰无卿右,白衣卿相泪湿袖。
小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阅读,爱写作,更爱分享。好玩的观点不能被分享,会憋出内伤。文评,书评,不间断电影、音乐、脱口秀一顿乱评,时而生产观点,时而做观点的搬运工,这就是小岚杂评。
标签: 雨霖铃 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