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几位叔父及两位兄长都考中了进士,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教育,使得柳永自然把功名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然而由于仁宗皇帝一句“且去填词”,使他在榜单上被除名,以至于后来流连于歌舞坊。
而这时柳永也在赌气,你让我去填词,那我就是“奉旨填词去了”。所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都不过是以狂傲之言、抒郁闷之怀,实是一时之气话而已。
他还是想要功名的,他还是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于是他或是去漫游,或是辗转于改官的途中。在这漫长的道路、漫长的希望与寂寞中,柳永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之词。
这类作品向来是受历代学者称赞的。清人陈廷焯《词坛丛话》说:“秦写山川之景,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晁无咎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唐人高处矣。”
《八声甘州》就是柳永写羁旅失意客中思家的代表作之一。上片铺写深秋景象,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雨后江天,澄澈如洗。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高楼,眼前一片凄凉。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给人一种不可排解的悲哀。
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一如韶华易逝,人生漂泊,揭示出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下片由景转入情,直抒乡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登高临远,却又“不忍”,只因怕引出更多的乡思,这些年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从没有停止过。
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扪心问声,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问中带恨,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
此刻,想起佳人,她或许正在楼上抬头遥望吧,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这一句妙处就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叹已之飘泊,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相思没有落空,感情缠绵悱恻,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八声甘州》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成为词史上的丰碑。
再来回味一下吧!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标签: 八声甘州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