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是第一个专业词人吗?

非凡网 45 0

柳永(约公元971—1053年),初名三变,字耆卿,字景庄,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生于福建崇安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金鹅峰下,宋词婉 约派的宗师。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公元1034— 1037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长兄三复、次兄三接, 皆为进士,都有文名。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由于次次落第,难免牢骚满腹, 于是写下了《鹤冲天》,里面有几句话是很惹眼的,黄金榜上,偶失龙头

望。”“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听 了此词很不高兴,时人举荐柳永,仁宗给四字批语“且去填词”。

  柳永仕 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古人读书多为做官,词于唐代诞生, 至宋,填词名家亦多在仕途。北宋柳永可算得上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

柳永出身于世宦家庭,虽非汴人,但自幼年起就生活在都城东京(开 封),在东京的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之下,他表现出了“善为歌辞”的天 才,亦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乐工、歌妓们的朋友。

  叶梦得《避暑录 话》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柳永的词,婉约美妙,很受 听众的喜爱,连仁宗皇帝也爱让侍从乐师反复演唱柳词。

  可是柳永没有 想到,他的爱好和行动,却被人讥笑,说不是上等人所为,说他有才无行。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 变化。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他大大开拓了词的题 材内容。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 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的感受,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都 是其词的重要内容。

  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 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词的表现手法 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 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传说金主 完颜亮就因柳永《望海潮》对杭州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描写, 而有了投鞭渡江之志。

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已经47岁的柳永,迫于各方面的压 力,终于考取了进士。从而结束了专业词人的生活。他流连于歌楼舞 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生,竟由群妓合金而葬。著有《乐章集》,收 词近200首,其中不少篇章表现了都城东京的繁华美丽,像元宵节的千 门灯火及九陌香风,清明节前后的斗草踏青及斗鸡走马,场景都十分热 闹。

  那首被传诵千古的《雨霖铃》,就是他离汴时与恋人分别的伤感 之作。

标签: 柳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