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柳永

非凡网 58 0

  柳永的词很受妓女的喜欢,“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而且柳永死时,“葬资竞无所出”,是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饮于柳永墓前,祭奠这位词人,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

妓女们对柳永的爱甚至到了“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的地步。

  在她们的眼里,柳水就如现在的歌星、影星,让她们非常崇拜,能见上他一面,自己的名字能被他叫一声,都是一种幸福和感动。

按照现代作家的话讲男人通过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来追求女人,而柳永恰恰相反,他只追求女人,而不去追求事业。女人的身上有比事业更为自由美好的东西。

  柳永后来也做过县长之类的小官,政绩不错,民声也好,但柳永还是不喜欢官场那一套,他在词中说:“晚岁光阴能几许?这巧宦不可多取。”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吟。”柳永把自己的生命和光阴献给了妓女,妓女也把真诚给了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

  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

  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股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

  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著有《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柳永生平散见张宗?洞柿旨褪隆泛投〈浮端稳碎笫禄惚唷返取?

传世名篇

雨霖铃

【题解】

见《乐章集》。

  相传作于作者科场失意、宦游南方,与所欢者离别之时,主写别情。《雨霖铃》,词牌名。唐玄宗时,属教坊大曲,宋代另制新曲,用作词牌。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

【题解】

见《乐章集》。《凤栖梧》为《蝶恋花》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

【原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卜算子慢

【题解】

此词写悲秋伤人,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原文】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定风波

【题解】

见《乐章集》。此词以浅俗语言,抒写坦率爱情。闺中少妇独居,闲情难耐,而欲与丈夫厮守。

  感情浓烈,波澜有折。

【原文】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

是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阴虚过。

望海潮

【题解】

见《乐章集》。相传此词为求见孙何而作。柳永与孙何为布衣交,孙官居两浙转运史,驻节杭州,门禁甚严。柳永功名失意,流浪江湖,欲见孙何而无由,乃作《望海潮》词,丐歌妓在宴会上献唱以达孙何,孙何即日迎柳永与宴。

【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题解】

见《乐章集》。此词抒发思乡怀人之情。《八声甘州》,词牌名。《词谱》卷二十五:“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此词牌又名《甘州》、《萧萧雨》等。

【原文】

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

  【作者简介】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

【主要词作】

雨霖铃(寒蝉凄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 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雪梅香(景萧索)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慢卷袖(闲窗烛暗)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望海潮(东南形胜)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玉女摇仙佩(佳人)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倾杯(鹜落霜洲)

他的诗流传甚广:“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简析】

  此词写羁旅行役中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望处"二字统摄全篇。一起写雨收云断,暮色苍茫景象,自然逗起宋玉悲秋的联想。面对肃杀摇落的秋景,词人剪取其中最典型的"水风"、"蘋花"、"月露"、"梧叶",而用"轻"、"老"、"冷"、"黄"四字加以形容,便见得秋光满纸。

  "遣情伤"三字转到怀念故人之思。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

  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标签: 柳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