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人发给我破阵子,有感觉的人都知道,一百首唐诗宋词都是很好的,没感觉的则必须分出好坏,比如静夜思好,虞美人差,水调歌头更差。破阵子发给我,我自然不能带感觉去读。没想到半年后,破阵子居然快被移出教课书。真让人伤感。。。破阵子我不知道多少字,但二麻二麻时,我却可能会填,因为辛的破阵子太好了。当然尾句有点泄气。破阵子不仅仅是词,而且还反应了一个时代。谁坑了辛?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音。
八百里倒底什么意思?我一直以为不是牛。原因很简单,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床是水井之类的吗?可以查一下前一百年,后一百年的床倒底有几个可以硬用水井解释。何况李白是大牛皮,水井太小。
宋人的牛私下吃的但绝说不的(水浒作者不属大明人,张士诚的回民)。所以宋文中很少有可以吃牛的。宋军有钱,吃猪肉,鸡,鸭,北宋王室吃羊肉。
第二个判断方式是如果换成我该怎么写。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音。
从词上肯定不对,但诗词都知道,对于诗痞子一旦出了口感,但这诗词就成了。所以对于辛我绝对赞成。但八百里是牛,我肯定会改
八百/里牛/麾下/炙,五十/锦弦/塞外/音。
这肯定远胜辛(前提八百里牛)。但沙场秋点兵什么意思?
所以,八百里沙场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音点兵。
诗轻词重,词重流畅非常忌讳用典,但辛爱用典,所以有人以为八百里是典。
有很多八百里(牛)的诗词,但前后有对应。
壮哉八百里,一割探其心。
破阵子是两军交锋前的词,不是易水寒,好酒好菜,有去无回。。。牛皮要吹破天,数不清的军队准备北伐。
高中生,也该知道宋朝的历史,绝不能因为什么君王,或者八百里的争执而放弃对破阵子的学习。
难道学习石头真是大,真是大石头诗词吗?
标签: 晏殊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