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在北宋的词坛上曾有两位大拿——柳永和晏殊。因为失了恋,他们二人各自填写了一首《蝶恋花》,谈了对“前女友”的看法。
一、“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北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三篇均为宋词中的精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认为流传最广的。爱上宋词是因为一次偶然听到广播电台播放苏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从此对宋词的爱一发不可收拾
《蝶恋花·夜半思前路漫漫》——现代·夏玲玲
夜半思前路漫漫,念我乡愁,无解生寒意。
叹息残山半水淌,理会草木屋檐下。
古人一醉解千愁,后起之秀,强自寻花酿。
若得新酒飘万里,何愁前路无山人。
我也作了几首:
蝶恋花. 寂寞空庭春欲晚
寂寞空庭春欲晚。柳舞翩跹,翠袖腰肢软。
却怨花前人面换,销愁思醉杯谁劝?
篱外低飞双紫燕。细语呢喃,恩爱情堪羡。
九曲栏杆闲倚遍,一怀惆怅犹难遣。
长怨篷山云路远。独立斜阳,徒羡双飞燕。
寂寞空庭春欲晚,东风未管芳华短。
惆怅词成唯自叹。句句行行,谁解情深浅?
最是相思难剪断,红笺一纸闲愁满。
望断天涯君不见。锦字书成,谁解痴痴念?
怎奈相思无计遣,高楼独倚栏杆遍。
寂寞空庭春欲晚。惆怅东风,暗把流年换。
一阕闲愁眉未展,忆人无语肠先断。
好梦由来容易散。流水西东,莫问情长短。
一阕离愁歌楚馆,忆曾折柳江南岸。
寻韵偏逢心绪乱。别怨难填,伫久生慵懒。
寂寞空庭春欲晚,蔷薇花落声声叹。
苏仙是全才型的文学巨匠!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终与唐诗相提并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两颗最璀璨夺目的明珠
喜欢柳永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情感现在不光是爱情,是很宽泛的执着。
也喜欢晏殊的那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看问题很有高度,一个难以到达的境界。
苏轼那首我喜欢的是开头: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个画面很多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特别喜欢,感觉很轻松欢快还美不胜收。
柳永并不比苏轼差,在我眼里他们并列,只是柳永诗过于情,不被当时时代所合,换句话说太超前了,换做现代会被捧的更高。和杜甫一样,杜甫在唐只是一流诗人并不是顶流,但在宋朝因为内忧外患,被捧到了和李白并列。柳永词句非常华藻,文采飞扬,意境广,思维跳跃更阔,而苏东坡词意境非常深远,更有内涵,让人读后意犹未尽。其实一个广一个深,角度不同,都是顶好的。
唐诗宋词都以作者的个人经历,内心感受,身世变化,个人性情而写,字面上不一定能反应出真实的意思。表面上看似描写爱情的并不是在表达爱情,,字面上表达的很超脱,实际上并没有放下,字里行间赞赏孤独大智者,其现实生活却很无奈……因此读诗每个读者可以有不一样的体会和认识,只凭个人的解读和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经历都不应是理解有误,不必拘泥于权威的解读。诗词的魅力应在于读者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想的去解读
标签: 蝶恋花 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