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介绍给晏殊的直男女婿—富弼

非凡网 71 0

君子,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好的人。

如果让大宋人民评选君子,当选第一的肯定是洛阳才子富弼。

富弼,字彦国,河南洛阳人。富弼从小就聪明过人,稳重端方,可以说集所有美好的品格于一身。

富弼还是个小小少年的时候就被退休的前宰相吕蒙正夸赞有宰相之才。面对这么高的评价他并没有自大,没有沾沾自喜,仍然待人谦逊学习虚心。

有人在背后骂富弼,有挑事者告诉他,想看好戏。没想到富弼却不放在心上,说你误会了,他可能对我有什么误解或者他骂的那个人刚好跟我同名同姓罢了。

范仲淹刚认识富弼的时候就夸他有王佐才,还把他推荐给了当朝宰相晏殊。晏殊也很欣赏他,把女儿嫁给了他。范仲淹还推荐他参加制科考试,他也是从此开始走上官场。范仲淹不仅对他有知遇之恩,还算得上他半个红娘,所以他一生都很敬重范仲淹,喊了一辈子范六丈。富弼坚持自己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不会因别人的选择和看法而盲从世俗。就连面对范仲淹时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私交再好也不能束缚他。

富弼追求公平公正,在他的眼里人人平等,不论亲疏远近。范仲淹无罪而被贬斥的时候,他微末之官,却无惧皇权慷慨上书为范六丈求公道。刘平降敌案发生的时候,满朝官员群情激愤。富弼发现了不寻常,顶着压力与众人作对,也要还刘平一个清白。

  西夏元昊反了,久不经战事的国家不得不被迫应战。辽国也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国家存亡就在旦夕之间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出使辽国,与辽国签定和平条约。出使虎狼之地不仅有生命危险,而且搞不好就会背一个卖国的罪名。要知道,文人可是非常在乎名声的。宰相吕夷简之前跟富弼有过节,于是推荐了他。欧阳修等人不赞同,觉得这是公报私仇,还拿了颜真卿举例。富弼知道后,却不惧怕,反而万分慷慨,颇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也的气势。

 “主忧臣死,臣不敢爱其死。”他这么跟皇帝说。

  富弼是最好的外交家,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他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把两国的关系点明,把战争利益的归属挑明,拒绝用公主和亲,拒绝割地,最终用了一点财物就稳定了辽国,避免了同时跟两国交战的困境。

  富弼忠君爱国,不畏权贵。平日里温和敦厚,可是在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上却格外刻薄,分毫不让。无论是当朝宰相还是皇亲国戚,就连岳父晏殊也被富弼痛斥过。“殊奸邪,党夷简以欺陛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么骂岳父,这么钢铁直男也是没有谁了。

  有一年,河北发大水,百姓们流离失所,到处流浪。富弼当时就任地方官,面对这种情况,他很痛心,想了很多办法来应对。他规劝当地百姓拿出粮食,还开了府库拿出粮食用以救灾。把流民分散管理,不仅卫生,而且大大减少了哄抢事件。年龄力壮者可当兵吃粮,优待老病衰弱者,死者统一掩埋从而不生疫病。规定山川水利无主之物都可自取,救活了六七十万人。从此,富弼这一套详细周到的救灾方法被广泛应用成为了样板。

  之前在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爱国是一种本能,爱民发自于本心。

  富弼用一生完美的印证了这一点。冒着生命危险出使辽国,皇帝给他升官,他不要,请求皇帝厉精图治发展国力,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救活了几十万人的生命,皇帝给他奖赏,他拒绝了,认为这是作为官员的职责。皇帝要实行新法,他无法接受,宁愿回家养老。他已经告老还乡了,皇帝问询治国之策,他依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富弼一生事君尽忠,爱民尽仁,交友至诚,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如一。也因为这种高尚的品德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富弼老年在老家洛阳的时候去老子祠,过天津桥的时候被人发现,随后大批群众自发陪伴,导致街面上比平时冷清了许多。

  富弼去世的时候已经80岁了,在当时这个年纪足以称得上寿终正寝了。可是当时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互相传递着这个消息,知道后都难过的不能自己。

范仲淹介绍给晏殊的直男女婿—富弼-第1张图片-非凡网

富弼影视形象。

标签: 晏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