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中诗网。现代诗歌月度诗歌精华卷》(转载)

非凡网 40 0

  异彩纷呈的十月———《中诗网。现代诗歌月度精华卷》

  周塬推荐赏读

  《祖国,让我爱如潮水》

  ◎冬箫

  《天地之爱》

  我曾经发誓

  要用天地一样的怀抱

  拥抱我的祖国

  这需要我全部的身心、温度以及时间

  那么,就从很小的一点爱起

  一把泥土,一座小桥

  一个小小村落的一片小小的天空

  甚至路过的每一丝风

  炙热的,凉爽的,冰冷的

  和煦的,急促的,肆虐的

  我都爱了

  连同生长的小麦与大豆

  飞鸟与乌云

  当然也爱着所有的黑夜与白昼

  我一步一步走着,爱着

  冬去春来,春去冬来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就被我这样一点一点爱过去

  《山川之美》

  一滴水可以咆哮,只不过声音低微

  一座山可以隐匿,只不过身形婆娑

  我看到过这样的水:

  2010年的西南大旱

  风干燥得一片片跌落下来

  而一滴一滴的水

  在祖国的土地上汇聚起来

  化作了苍茫大地的神

  我也看到过这样的山:

  汶川的山倒了

  另一座座山却在山间流动

  看不清的身形哦

  泄露着甘露和幸福的光

  我泯住赞美的笑靥

  却在心中绽放大朵大朵的花

  周塬推荐:也许爱是一种本能,因为这片土地这山川这古老的文明,像血肉相连的母亲,对祖国如对母亲一样的爱与生俱来;对祖国的爱可以是深沉的忧郁,可以是沉默的愤怒,可以是绵绵不绝的相思,也可以是万丈豪情的赞歌,豪迈激昂。。。为什么诗情会这样澎湃,因为此刻心底的潮水汹涌如海!

  《野菊花、野菊花》

  文/吴谨

  野菊花,野菊花

  一簇簇,半山崖

  长在庄稼嫌弃的田埂上

  野菊花

  心甘情愿为庄稼做篱笆

  野菊花

  在百花凋零的山野上

  生机盎然的野菊花

  冰草恣意披覆 如瀑如浪

  蒿草擅自长成树的模样

  玉米连片成熟 硕大的穗子裸露金黄

  野菊花,金色的野菊花

  赶谷田的麻雀云起又云落

  土豆默默地把野兔喂养大

  野雉昂昂 排翅飞不出谷田

  家乡的野菊花

  牛车载着谷物轧轧赶回家

  劳动的奖赏让热汗不息抛洒,

  野菊花,我的野菊花

  你定听到了麦苗把来年的幸福在谋划

  周塬推荐:可以狭义地把诗歌解读为诗意的歌唱,诗的部分含蓄而有意境,歌的部分流畅富有音韵。咏唱如汉时民歌,这就是抒情,温婉回旋;拙朴而富有节奏,反复咏唱,脉脉深情!

  《墓畔 骄傲的孩童》(外一首)

  作者 先锋的影子

  我非诗人 此刻

  鲜花展示着皮肤般的快感与光鲜

  我在寻找笨拙的韵脚

  我在罗织古怪的羊毛衫

  我在闪着日光的黑夜里

  捕捉一群黑鸟

  又于次日死寂的正午

  感到想象的战栗

  天空是一口盛满忧郁的钵盂

  盖着尸体与生者

  我捡起一束黄水仙

  不管为何它成为墓地坦露的幽灵

  我知道自己将忧郁而死

  我想到了镜子

  我爱上了口红

  嚎叫

  想起金斯堡和他的小情人

  会在下午于砖石堆砌的广场弯下腰

  喂一群群肥肉充满全身

  连羽毛也包含脂肪的来自亚拉巴马或田纳西的鸽子

  我知道在那时撕碎布料或肢体的声音一定回荡在所有的山谷和季节上面

  我们拿齿轮当饼干的同时以机油促进吞咽

  豆散于此星球者贪婪无比同时也抱怨着飞快与嘈杂

  蝴蝶扇动的逻辑推飓风于一切伦理之间

  让快意涂满肉感催大船高歌猛进

  宰杀所有词汇供我们烹来下酒

  懊丧与歧视蹲在千年以内发白的钟摆上

  荡着一切真理不可更改的灭亡

  我同情那些有罪的前辈

  就像同情自己一样

  万兽在奔走 此刻

  踩过我们

  周塬推荐:《暮畔,骄傲的孩童》在诗艺探索的路上,先锋的影子无疑具有深远的潜力。这来源于他对诗歌理解的起点和艰苦的摸索。“暮畔的忧郁”也是他现在的状态,在意象,意识流,象征和表现主义之间的徘徊和发现,朦胧之路渐已清析。期待! 《嚎叫》意绪与意象之中建立起象征的空间,给诗意的联想留下的不是断裂而是断层的裸露。营造出意味的诗行在多主体或感思的排列,可以深展到诗的尽头,不必在意去抖落主题或意旨,会失去意会和象征原初的感觉。

  《与青春谈心》

  重庆/心灵港湾

  没想到,这一次,我们

  在一张旧照片里相遇

  想伸手摸摸你

  摸摸你黑色的头发

  摸摸你嘴角那颗黑痣

  摸摸你灿烂的微笑

  摸摸你阳光的气息

  我该以怎样的心境

  向你打听当初那个女子

  向你解释那场月光下的误会

  向你叙说我在他乡这些年的故事

  生活

  在我右手写满悲伤

  在我左手刻满老茧

  此刻,我不知

  应伸出哪一只手

  才能与你拉近岁月的距离

  周塬推荐:时光苍老,青春的记忆依然鲜活地站在那里。岁月的步履,星月的行程,开垦着生命的河流。回望临流赋诗的女子,欢娱或者别离似乎已山迢水远,又恍似如影随形。“生活/在我的右手写满悲伤/在我的左手刻满老茧”深深的喟叹写满了多少对华年和人生的感思!小诗角度新颖,抒情深挚,写出了感叹年华的新意。

  《美人痣》(外三首)

  作者 拈花汉

  一片火烧云飘上来

  美人不美吗?

  还有黑骏马驰骋在颦笑间

  脸上散开的辽阔的草原

  美人太美,如梦

  美人是你前世战火中走失的妻吗

  神又为她做上记号

  《伐木者》

  当他抡起斧头

  他也正被隐藏的什么抡起

  砍下去,砍中什么

  又有什么倒下,什么发出尖叫

  树叶变成流浪儿

  秋风的孤儿院人满为患

  当时代之潮漫过森林

  光秃秃的伐木者也正在生锈

  《骆驼饮下我》

  一匹骆驼在饮水

  我来了

  钻进它的水中,被它饮下

  骆驼舔我,像舔着儿时一块糖

  水越来越少

  我忍不住融化露出骨头

  过程缓慢而惊心

  一匹骆驼拥有坚韧,良好的品质

  我有什么,好吃,懒做

  它饮下我又会怎么样

  《鹰的孤独》

  一只鹰是孤独的

  一百只鹰也是孤独的

  两只眼比邻而居

  它们保持距离

  整个世界都是孤独的

  周塬推荐:精短诗歌的表达离不开“手法”———语言技巧。短诗更忌语言平。“陌生化”的理解,可以从“诗思逻辑”和语言表达的意象逻辑两个方面去体会。当然功夫在深细的感触精准的把握优美的呈现,口语诗的出路也在这里。可否从拈花汉这一组作品里体会一二?

  《别诗。三首》

  作者 极目千年

  一

  情绪已经足够

  时间长一秒短一秒都是悬崖

  举头 一朵云

  逆向行走于十月的诗行

  那些翻山越岭过来的秋色

  吹冷了一季的忧伤

  我忽然变得清澈起来

  随风 弥散于每个角落

  最终还是要走 那就早点吧

  别等秋意更浓

  别等失草的马儿

  更瘦

  二

  佳期已逝

  季风一天天吹瘦你流经的河床

  十月之外

  有我相思的渡口吗

  越过金黄的草甸

  秋,一程痛过一程

  少年立马 嘶响深邃的天空

  此去 或许就结缘于天涯了

  一捧离人泪

  够我 温暖整个冬天

  三

  再没有比这更壮烈的离别了

  一团野火舔尽草色的犹豫

  就像你转身时的长发

  让秋天 散尽最后的芳香

  其实 这样的结局

  才会更让人相信

  十月乃身外之物

  十月也才会更洒脱

  只是 下风的位置

  那风景之外的阅读者

  被呛的泪流成河

  周塬推荐:情景的设定与语言色调统一到“唯别伤情”的气氛之中,诗行里渗透着自然的感染力。“时间长一秒短一秒都是悬崖”“别等失草的马蹄/更瘦”“那翻山越岭而来的秋色”形象生动新颖。。

  《秋天深处》(二首)

  作者 极目千年

  天凉了,想起某人

  一滴水珠 自最高处跌落

  时光静美 我们在等候

  十月也在等候 包括秋

  一场邂逅 今生能否抵达

  已不再重要

  我失火的文字珠胎暗结

  有时我会修筑一些堡垒

  像准备冬眠的工峰

  季风是会伤人的

  秋叶更黄 誓言也更单薄

  或许今生 我都不会渡你

  那流经昨夜心头的河水

  是托梦的舟 还是

  挂在秋天脸上的一行眼泪

  其实,我是个不喜欢夜行的人

  我害怕黑暗

  今夜 我也只是路过

  一方温暖的小窗

  暗香盈袖

  在秋天播种的人

  我无法解释我此刻的心痛

  没有先兆 却那么真实

  像极了某年某月的一场别离

  从背对故乡的第一个动作开始

  我就虚脱成一朵轻浮的蒲公英

  今年的秋种早已与我无关

  就像我的诗歌和粮食无关一样

  我只是在努力地寻找

  一个亲近你的方式

  刚刚收获的稻子还在谷场瘦身

  田野就急切地需要一些明年怀春的种子

  我也需要 从你挥汗的背影里

  汲取足够的钙质

  多想 以一粒尘埃的姿势仰望

  我的心痛由来已久

  或许只有通过你把我埋葬

  才能痊愈

  周塬推荐:心灵的田园是一块洇血的土壤,血性和灵性的滋养才会生长出如此细润深挚而又风神摇曳的诗章。“我失火的文字暗结珠胎”“秋叶更黄,誓言也更单薄”“路过一方小窗/暗香盈袖”这样意象和诗句,在情景和意境上都可以与古典诗词相比美。这是现代汉语诗有着广阔空间的理由!

  《深 秋》

  文:江玉中 

  深秋不是一个词

  是一个季节走进死胡同

  胡同的尽头

  母亲在向我微笑

  父亲在向我招手

  周塬推荐:汉语诗贵在“余味”,“思而得之”的意味。把深秋的形象比作是季节走进一个死胡同,巧妙!“胡同的尽头/母亲在向我微笑/父亲在向我招手”升华了主题,带来无尽的思味。

  《明朝:想起南矶山那一战》

  作者 黑朗

  明月悬挂着。欲得天下的英雄气慨

  魂附断戈熄烟

  借着大风浩荡:一次次揭竿而起

  星光一明一灭。那些飞过历史深处的马匹

  纵横在失眠之夜

  疼痛处。我的脊梁咔嚓咔嚓的脆响

  那些厮杀的声音要持续多久

  那些堆成山的白骨埋在哪里

  一场场血祭:刀锋上的疆域变宽又变窄

  那些马蹄横扫的辽阔

  周而复始。总是萎缩在一个时代的末梢

  黑夜里:我惊叹于天空的仁厚与柔韧

  一条岁月长河

  它以无限的博大包容了人性的迷茫与过失

  面向诞生和流逝

  时间显影出持久的弹性。一次又一次轮回复苏

  江山变迁的流年表上

  静下来

  历史深处:你唯一能听见铁器剖开肉体的声音

  周塬推荐:诗的探索,表现在诗歌语言和诗意境界高度融合的艺术创造,现代汉语诗在语言和意象上借鉴着象征派意象派的手法,但骨子里的韵味意境和抒情方式是与中国古体诗词有着千丝万缕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直到所谓的意象与抒情达到“天人合一”“造化自然”的境界,中国现代诗才有可能超越古人,睥睨他方。

  《大丰刘炜的诗》(选二)

  作者 刘炜

  在远方,故乡在天上

  在八卦岭,抬头看了看天

  蓝的海水,白的船帆

  让我想起,海边的故乡

  黄昏的树上,栖息着麻雀,野鸽子,灰喜鹊

  我坐在海堤上,双手抱着肩膀

  沉默的布道者,将把星星点亮

  贴着一朵芦花,月光潮水一样白得无边无际

  大雁排着队飞向南方,一支驮运春天的队伍浩浩荡荡

  在故乡,远方在天上

  在远方,故乡在天上

  一盏马灯,被海风吹得摇摇晃晃

  抬头,低头照亮的全是故乡

  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如果累了,我愿意像只受伤的鹰

  落在草原上,摊开翅膀向着天空闭起眼睛

  阳光多好呵,天蓝得多蓝呵

  云白得多白呵,我要像一朵野花安安静静地

  把一辈子的梦全都开完,不说爱情

  当蝴蝶飞过,它们都将是我心爱的女人

  在草原这张床上,同床共眠

  相信这辈子,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更不会在死亡面前感到遗憾和惋惜

  就像一朵野花蹑脚,走过草原

  周塬推荐:“在故乡,远方在天上/在远方,故乡在天上”,正是羁旅情怀。当参悟透生命和这个世界,寂静变得如此完美:与蝴蝶同卧草原,不再惧怕和惋惜死亡,仿佛“一朵野花蹑足走过草原”,寂然天地之外。

  《秋天的瞳孔》

  作者 西玉

  秋风似剪,丝丝冰凉。从指尖

  深入骨缝,一个寒颤

  把温度跌下

  枯黄,在叶脉上进攻

  绿退出了城池

  一轮残月,收割着荒芜

  一叶,两叶,深秋的脚步

  在风中沙沙留印

  所有的归程敞开着大门

  瘦了的北国,山川见老

  阔了两岸,白了

  边草

  由北向南的河流

  零度线下挣扎,季节

  枯萎了身影

  当月光收起晾满河床的白骨

  牧童双脚的颤栗,能否摇醒

  春天久远的憧憬

  爷爷肩上的犁铧

  耕种着一行行希望

  赶在雪花之前,用满垄葱绿的麦芽

  温暖古老悲凉的旧梦

  大雁留不住了。一群群

  喊着号子,怀揣北方森林

  最后的苍绿,向南飞去

  依依不舍的影子,划破秋天的瞳孔

  南山的枫叶

  一望,就红了……

  周塬推荐:诗人常借用色彩绘画般地构架情感的主调,因为色彩极易把人带入审美的境界。这首诗色彩的渲染起到反衬的效果。葱绿的麦芽,火红的树叶,春天的憧憬,耕种的希望,怎抵得上骨白的月光,最后的苍绿,白了的边草,这悲凉的旧梦———带给读者凄美的冲击!

标签: 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