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的一些诗歌,确实具有所谓的“穿透力”。这种穿透力,首先来自她那独特的生命体验,对爱、对性、对孤独、对生命的种种痛苦的深入体验。这种种体验使她的诗具有一种非常鲜明的存在主义特质。同时由于她的独特身份,就像美国残疾人海伦一样,使她的这种种生命体验具有常人(一般的诗人)难以达到的敏锐丰富和沉重深刻。此外,他的波德莱尔式的浑融的感觉,她的具有现代语言艺术特色的新颖陌生的语言组合,也非常好的传达了这种种体验和痛苦,言说出了那“难以言说的东西”。
余秀华的诗歌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口语诗”,并不太讲究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但是她的诗歌有一种内在统一的气韵,这种气韵来自于他内在生命痛苦与渴望的搏动和倾吐。这也是她的诗具有“穿透力”的一个原因。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就她的那些成功完美的诗而言。她的主要不足,在我看来,就在于她也受到了当代诗歌一种不良语言风气的影响,就是有一些语言及其组合不必要的含糊、玄虚,甚至有点莫名其妙。当然,无论怎样,她的一些成功之作已经足以使她站在现当代诗歌的一些制高点(并非惟一),并传诵着现代诗歌的光荣!
诗人不易,残疾人写诗更不易。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我对她只能用两个字评价:敬佩!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圣人,也不能苛求每一个作家每篇作品都是经典。捧得过高,贬得过低,对她都是不公允的。
这仅是我的个人浅见,愿与大家探讨。
标签: 余秀华诗歌欣赏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