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灵感、语感:写好诗歌的三大要素

非凡网 49 0

  情感、灵感、语感:写好诗歌的三大要素

  文 / 司徒千悔

  诗歌如何才能写得深入人心?

  其实,这依赖于对“三感”的把握,即:情感、灵感和语感。

  情感,是诗歌的核心,是诗歌产生的因由。

  情起而意动,情灭而意收。所以,诗歌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情感而展开,无情感,不成诗。

  而能写出好诗歌的情感,必然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精神状态。所以,好的诗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下,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反应。

  灵感,是诗歌的关键,是好诗歌产生的直接原因。

  只有抓住了灵感,才能迸发出真正的创作激情,才能真正完成流传后世之名篇。

  而灵感的取得,无非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老天赐予的,即,在某种精神状态下,突然天外飞仙般地产生创作意图,突然莫名其妙地在脑海中出现一堆的诗句。甚至,某些比较短的诗歌,像孟浩然的《春晓》这种,可能诗人的大脑都没带运动;只是早上醒来,听到了鸟叫,看到了落花,想到昨晚好像下雨,于是,那四句诗,就莫名地出现在了脑海里。

  另一种,是在一种纯粹地纯粹的精神状态下,自己努力寻找,努力思考,得来的。

  但是,不管哪一种,都一定是对应着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像孟浩然的《春晓》,就对应着,春天早上醒来后的慵懒的精神状态。

  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算是李白杜甫,也绝对写不出《春晓》来。

  语感,是诗歌的基础,是好诗歌产生的前提。

  没有好的语感,就如同没有根基的大厦,是绝对不可能立得住的。

  而好的语感的获得,必然是,也只能是,通过背诵千古名篇的形式,来得到。对应于实际操作上,《诗经》《唐三百》《宋三百》是必要的基础。

  有很多人不明白于《诗经》的价值。

  其实,《诗经》是汉语诗歌的源生种,是一切诗歌的源头,代表了一切诗歌的演化可能,和一切词的演化可能。没有背诵《诗经》,诗歌的语感上,就必然会差了一块,对应于诗歌的水平上,也就必然会有一片低谷没被填平,写的诗,就会自然而然地差了一些韵味。

  而且,语感这种东西的获得,必然是如同婴儿学语一般,以集中的时间,反复的出声背诵为最好。不必太在意背诵东西的意思,模糊理解就行。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当具备了情感、灵感和语感这三者,写出好的诗歌,才会成为可能。

  而发现情感状态不对时,可以如同演员入戏一般,想办法让自己进入情感状态。

  只有在相对纯粹的情感状态下,才合适动笔写诗歌;否则,笔触必然会出问题,再高的才华,也摸不平情感上的硬伤。

标签: 为你写诗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