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您问能不能一边临欧楷,一边临《兰亭序》或赵孟頫的《洛神赋》,我认为是可以的,并且很有必要。但前提是书者已经有了一定的控笔能力,且笔法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这一点达不到,或者没有充裕的习字时间,建议还是先专一的练习一种书体好。
欧楷过于讲究法度,比较刻板,同时练习行楷书或行书有助于笔法的灵活性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其楷书被誉为“天下第一”。但是由于他的楷书过于讲究法度,字形庄重有余,灵活不足,尤其在笔法上过于讲究一丝不苟,就显得有失灵活。好多长期练习欧楷书法的人都感觉越来越死板,书写放不开,最后都会感到写进了死胡同。
现代练习欧楷的人多喜欢田英章先生的“田楷”,主要原因是其楷书在欧楷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改进,笔法上有欧楷庄重华丽的一面,但他在运笔上却增加了一些柔媚的元素,显得灵活了许多。同时,变欧阳询法度为更好掌握的“程序”,同样的笔画几乎千篇一律,初学者很好上手。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赵孟頫的《洛神赋》也是很好的行书作品,但里边却有很多行楷笔法,学习起来比《兰亭序》更容易掌握。如果在学习欧楷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同时学习这两个帖,可以有效地弥补欧楷的刻板之不足,对于下一步从楷书入行书也很有帮助。
同时学习多种书体也有不利之处,要注意有所侧重,不能“贪多嚼不烂”。
楷书和行书同时练习,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欧楷有了一定基础。也就是要有了足够的控笔能力,书写的线条比较流畅,起码不能出现手抖的现象。在笔法上,能够基本掌握了中锋行笔的要领,对于提按顿挫等基本笔法应用自如;
二是有足够的精力。也就是说本人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兴趣,不能蜻蜓点水,每次各种书体都写一点,但都不能深入,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每种书体都学不好。
我的建议:1、学习欧楷三个月之后再考虑加入行书和或行楷书的练习;
2、每天保证学习时间至少2个小时以上,才开始拓展学习;
3、先增加赵孟頫的行楷书,如果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可以先从《圣教序》开始,等再有一定行书基础后,再学习《兰亭序》。
标签: 赵孟頫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