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赵孟頫的少年是在坎坷忧患中度过的,其父亲虽然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但早早地便死了,以致赵孟頫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
南宋灭亡后,赵孟頫一直闲 居在家乡。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 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其为“神仙中人”,给予他种种礼遇。他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直至出任济 南路总管府事。
这时世祖去世,元朝内部矛盾重重,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頫便借病乞归,与 四方才士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至大三年(1310年),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产生了兴 趣,拜赵孟頫为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诘同修国史。
次年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 他登基后不久,便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后来又升其为翰林学 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绘画上,山 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善篆、 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世称“赵体”。赵孟頫虽然是一代书画大家,但当时的汉人与后世对他的评价却不高,一般是“薄其人遂薄其书”,认为他作为南宋遗民而出仕元朝是没有骨气,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 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显然有失公允。
而且赵孟頫在出仕元朝后,大胆建议币制改革, 建议让文人士子免受体罚,对于元朝社会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标签: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