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在书法史上是极具争议的人物,褒贬都有。贬抑他的人说赵孟頫的字因人品而废,赵字至俗,媚而无骨;褒扬他的则认为赵是堪比二王的书法大家,元代之后无人能出其右。
(赵孟頫画作:红衣罗汉图)
贬赵者,有三个代表人物,董其昌、傅山、康有为。傅山曾言:“予不极喜赵子昂,薄其人而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傅山这话,并非完全贬抑,也有肯定的部分,总之是功力深厚,但过于熟媚。
(赵孟頫行书)
董其昌早年也没把赵孟頫放在眼里,评价赵孟頫的书法是因熟而俗,但在其晚年又作如下评价:“余年十八学晋人书,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已目无赵吴兴,今老矣,始知吴兴不可及也”!康有为就不用说了,因为康彻彻底底就是鼓吹丑书的,在他眼里只有碑没有帖,所有的帖学都是俗不可耐的。
(赵孟頫行书)
赵孟頫是个通才,我认为他的综合才华甚至可以比肩于东坡。元仁宗曾历数他的七个优点,他说赵“帝王苗裔,一也;状貌昳丽,二也;博学多闻知,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词高古,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佛老者,造诣玄微,七也”。元仁宗对赵的评价可谓通天地、绝今古。
(赵孟頫大楷)
宋人尚意,及元,更成风气,赵孟頫主张循古法、崇二王,是复古的领军人物,尤其呼吁鉴学古人用笔。他的楷书法度森严,笔画精到、丰艳洒脱,《元史》称其“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頫行书草书初学高宗,智永,后学二王。其字中和内敛,柔中藏劲,雍容平和,飘逸神俊。近人马宗霍评价他:“元之有赵吴兴,亦犹晋之右军,唐之鲁公,皆所谓主坛坫者”。
(赵孟頫心经)
我认为世人对赵孟頫的评价是基本客观的。颜柳欧赵四大楷家可不是吹的,连虞世南褚遂良都没有列进去,赵孟頫却赫然在列,这应该不是“低估”。而赵孟頫的书法造诣之高,逐渐被后人重视与认可,我觉得这也是名至实归,他也完全有这个实力。
抱庸浅谈。文中插图均自网络。
标签: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