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1254-1322年),出身宋朝宗室,是赵匡胤十一世孙。他天资聪颖,行书直追“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以唐人法度运晋人风流,形成了人称“赵体”的个人风格。颜、柳、欧、赵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外貌圆润,筋骨内涵,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内实坚强,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字字流美动人。《元史》说赵孟頫“篆、籀、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赵孟頫:“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之无敌”。清乾隆帝弘历对赵孟頫的书法青睐有加,以致赵书风靡,成为学书典范。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传世佳作有《赤壁赋》等。
赵孟頫在绘画上更大的成就是,明确提出“以书入画”“书画本同”。“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将中国绘画艺术引向了新路,即用书法的笔法表现物象,以笔墨抒发心绪。
他在绘画上的主张与书法有近似之处,即越过南宋直追北宋、五代和唐。变革南宋院体格调,继承发扬文人墨戏。他是罕见的“全能选手”,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竹石、无一不能,无一不精。1279年南宋灭亡时,赵孟頫闲居家中,与吴兴一带的儒生如钱选等人诗书画交酬,号称“吴兴八俊”。中国美术史上有名的“士夫画”、“士气说”就是赵孟頫向钱选问学对答产生的。
赵孟頫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同时代画家和后辈画家,他的夫人管道昇、子赵雍、外孙王蒙、直接受他指点的黄公望(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等都是有成就的画家。
标签: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