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之后的高峰。赵孟頫在欧、颜、柳、赵四家中是以楷书体现汉字书写美的最高代表,是中国书坛自唐代后至今千余年来继承晋代书风变古创新的典范。赵孟頫书法取法二王,各书体无不精通。楷书学颜体、李北海,章草学索靖、萧子云,隶书学梁鹄,篆学李斯,小楷取法东晋道士杨羲《黄庭内景经》,吸收天下书家之精华。《元史·赵孟頫传》载:“ (赵) 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二、复古创新的领袖。赵孟頫的书法是元代书法的转折点。赵孟頫之前,书家多学颜真卿,赵之后向晋二王学习的复古之风成为主流,这 为中国文人书法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在各书体之中,赵孟頫成就最大者当推行草。他的行草继承王羲之书风, 笔法沉稳,结字秀丽,成就极高,代表作有《赤壁赋》、《兰亭十三跋》、《归去来兮辞卷》、《雪晴云散帖》等。
三、取法自然的全才。赵孟頫在书、画、文方面都成绩卓著。除了向古人学习,赵孟頫还提出了师法自然的理念。他重视“写生”,提出“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的观点。赵孟頫的“以书入画”的理念和实践,使得“士夫画”取代“画工画”,成为元以后的绘画主流。中国书法的本源是大自然,是从象形图画发展而来,书画同源也在此意中,赵孟頫深谙此理,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从自然中汲取营养,而又异常勤奋,“日书万字”,他的书史地位由此奠定。
标签: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