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对于这样的评价是绝对没有过誉的。
赵孟頫善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因而在书法上获得较大的成就。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赵孟頫的字,后来在朝鲜和日本都很流行。
赵孟頫的字非但没有过誉,反而被贬低了。赵孟頫是宋朝皇室遗臣,在元朝出仕做官,被朝廷重用,这在很多文人眼中是谄媚新主的叛国行为。许多后人认为赵孟頫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书法也被评价为“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如挟瑟燕姬,矜宠善押。”但是其“病恶其书浅俗无骨”只是出于对赵孟頫个人行为的不满,出于对他本人的抨击迁怨到了他的作品上。
赵孟頫书法在用笔结构两方面的技巧层面都达到了精熟秀润的极致,在“熟”于“二王”这一层面上,中国历代书家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超越赵孟頫,恐怕就连其本人也无法超越。虽然董其昌也曾因赵孟頫的出身贬低他,但是晚年也承认了赵孟頫的才能。他认为赵的作品“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
标签: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