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从哪几个方面着眼欣赏?

非凡网 103 0

当今社会,各类书法展览越来越多,映入市民眼帘的书法作品也层出不穷、良莠不齐。那么我们在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欣赏或评判优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看笔法,感受用笔技巧、节奏、力量、厚度的美古人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说的就是笔法的传承性。笔法指的是用笔的方法、技法。汉字是由特定的“点”、“线”组成的,如何将看似简单的点线写到位,是每一位书家第一步要把握到位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书法作品笔法是否到位:

1. 线条流畅

2. 书写富有节奏感

3. 笔锋的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转换运用

4. 用笔肯定、细节到位

5. 线条的质感丰富、力透纸背

笔法到位,会给人作品流畅、舒适的感受,技巧运用的好,笔画就会变化多端,富有生命力,灵活而不失法度,整幅作品有一种音乐的韵律感,自然不做作。

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从哪几个方面着眼欣赏?-第1张图片-非凡网

王献之《中秋帖》

二、看字法,感受汉字独一无二又千姿百态的造型字法即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结构是否合乎汉字的构成规律,又有适度的对比关系,既能“造险”,又能“破险”,让字结构有内容可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敲一件书法作品的字法结构:

1. 有方圆对比

2. 有疏密对比

3. 有正侧对比

4. 有收放对比

汉字笔画各异,有多有少。笔画多者体态丰腴,少者体态枯瘦;

字体结构又分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左右结构的形态宽而矮,上下结构的窄而高。各种结构的字因势造型,同样的字放在不同的位置造型就可能不同,王羲之的《兰亭序》里21个“之”的造无一相同,就是体现的因势造型。各种形态的字形组合在一起,如同一段美妙的交响乐,美不胜收。

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从哪几个方面着眼欣赏?-第2张图片-非凡网

王羲之《兰亭序》

三、看章法,感受行云流水的空间章法是指整篇作品的空间布局,章法好的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息贯通、布局留白疏密得当,独具匠心,给人以一种舒适的、流动的美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一件作品的章法是否处理到位:

1. 字与字之间的咬合关系

2. 字组的配合与变化

3. 字外空间的处理

4. 行与行之间的配合关系

5. 行外空间的处理

6. 整篇气息的流畅、贯通

章法是一副作品映入眼帘带给人们的第一感受,也是作品的基调。章法处理到位的作品,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好的章法甚至可以掩盖字法和笔法的不足,让人忽略细枝末节,只身临其境感受作品优雅的格调与气息。

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从哪几个方面着眼欣赏?-第3张图片-非凡网

苏轼《黄州寒食帖》

四、看墨法,领略水与墨在宣纸上交融那一刻的奇妙变化。墨法是明晚期大字悬挂书法作品出现之后而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技法。好的墨法给作品增加一抹亮丽的风景,墨色的运用是墨与水和宣纸接触后,水墨交融产生的自然肌理效果。

如何感受墨法,我们可以从这几点上看:

1. 枯湿对比

2. 浓淡对比

3. 带燥方润

4. 涨墨的使用

墨色由浓到淡,由湿到枯的自然过渡,给作品增加了时间感、空间感,让作品更具生命力。墨用的好,不焦不躁,墨趣横生。相反,枯笔干涩,湿笔墨猪,则十分影响作品整体效果。

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从哪几个方面着眼欣赏?-第4张图片-非凡网

王铎《杜子美赠陈补阀诗》(局部)

五、看笔意,感受作者情绪的起伏与变化笔意,是书写时的情绪变化。

王羲之写兰亭,轻松明快;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沉重悲愤;黄庭坚写黄州寒食诗,郁闷惆怅。

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从哪几个方面着眼欣赏?-第5张图片-非凡网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应饱含书者的深情,是书者情绪的自然流露。也会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气韵和感受。

六、看格调,从作品中找到那位谦谦君子。书法的格调比较抽象,需要有过一定书法审美眼光的人才能感受到,好的书法作品格调高雅、不娇柔、不做作,是作者性情的真实流露。

展厅里看到的书法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从哪几个方面着眼欣赏?-第6张图片-非凡网

赵孟頫《违远帖》(局部)

我们可以从以上六个方面: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意、格调来欣赏展厅当中的书法作品。通过视觉对书法的感受来完成美的享受。

总之,我们在欣赏书法的过程中,要多角度、多维度的去感受;也可多参与古代经典碑帖的真迹展,看真迹是提高眼界最好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享受欣赏的过程!

标签: 黄庭坚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