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飞鸟集》
您好!
这句话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是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泰戈尔(Tagore)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直认为他是印度人。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
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Gardener(园丁集)、Jitanjali(吉檀枷利)、Cresent Moon(新月集)、Fruit-gathering(采果集)、Stray Bird(飞鸟集)、Love's Gift and Crossing(爱者之贻)。
而用孟加拉文写的则还有许多。如:Sandhva Sangit;Sishn;Probhat Sangit;Kahini;Kanika; 。。。。。。等等许多。而英文诗只是选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例如《飞鸟集》就大部来自Kanika。 泰戈尔的诗早在“五。
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此后各种翻译介绍,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
自从《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
据说,泰戈尔的诗用孟加拉文来念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很可惜,这在译文中是难以领悟到的了。在各种译文中,西蒂(郑振铎)的译文流传较广。也许他本人是很有功力的诗人,也是散文作家。所以他的译文清新细腻。也许较接近原意。
《飞鸟集》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的基本题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
记得初读这些小诗时就象在暴雨后初夏的早晨,推开卧房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亮的晨。平时孺弱的小溪无端的雄壮起来,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哼唱着易显燎亮的歌;阳光撒落在挂着水珠的树叶上,那水珠显得特别的明亮,这明亮把树叶衬托成一种透明的色彩;平坦的草地象是吸足了油彩,当心那跳跃着的小松鼠是否也会染上这亮绿的油彩;天边有几朵白云在倘翔,似乎在回味昨夜的狂欢;一切都是那样地清新,亮丽,可是其中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飞鸟集》
标签: 泰戈尔《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