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字怀英,汉族人,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人,他是唐(武周)时杰出 的政治家,也是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宰相。在武则天当政时,他为了拯救无辜百姓,敢于拂逆 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也因他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所以后人 称之为“唐室砥柱”。
狄仁杰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在唐高宗时期, 阎立本任河南黜陟使,当时狄仁杰被官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 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才,谓之“河曲之明珠,车南之遗宝”,于是推荐狄仁 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后来,狄仁杰升任为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 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间,狄仁杰名声大振,成为朝 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 直谏。
武则天在位时,作为一名精忠谋国的宰相,狄仁杰很有自知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
一 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狄仁杰向她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 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 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由于狄仁杰的大力 举荐,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侍郎,又过了一个时期,升为宰相。
狄仁杰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他们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以后,他们都成为唐代中兴名臣。有些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举贤荐能。在狄仁杰担任宰相的时候,武则天对他的信任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接称呼他的名字。
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不许,人见,常阻止其拜。武则天曾告诫朝中官吏:“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又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所以后世称其为狄梁公)。
标签: 黄庭坚砥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