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词牌名。又名《醉东风》、《忆萝月》。原为唐教坊曲名,宋代王灼《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借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调名称为词调名。一说取海内清平之意。此调有不同诸格体,俱为双调。其中一体为:上、下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上片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下片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
名作有: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宋代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标签: 清平乐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