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应之,乃词人贬官戎州时的新友。元符三年(1100),山谷得赦复官,七月自戎州省其姑于青
神,应之亦自眉山来青神,二人在客馆时接从容,宾主相乐。山谷十一月始自青神复还戎州,这首 《鹧鸪天》,当是重阳节后在戎州或青神所作。共唱和了三首词,本词为其二。
山谷因被诬修《神宗
实录》不实,于绍圣二年(1095)贬谪黔州,后移戎州安置,在贬五年余。初至戎州时,寓居南寺,此时 其内心极是抑郁愤嫉。此词写的正是其胸中不平之气,但写得很放达。
上阕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得一时的解脱。
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 实,点明创作时间为重阳。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也是不久而作。赏菊饮酒本就联系
甚紧,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别有乐趣,应让杯中 之酒常在,而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尽显醉酒后的狂欢,表明酒中自有 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而吹,头上插花倒戴帽,举止有些惊世骇俗,也只有在酒后醉中才能
这样放肆。
能达此境,即可眼中无人;能做到眼中无人,什么样的烦恼不能消除呢?不言而喻,这仍 然只是借酒浇愁而已。全词妙在不说一个愁字,而愁怨处处可见。
下阕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此处仍是一种反常心理, 其实是正话反说: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已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 求。
其实话虽说得轻松,其中却隐藏着无可名状的悲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 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恰如人老当益壮,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挽着黄花,
明显地表现出决不随波逐流的决心,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既然 不被世俗所容忍,那就让他们冷眼对我吧。
此词表现的是黄山谷从坎坷命运中总结出的经验。他与苏东坡同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过日 子,四处碰壁,几经贬徙,备受屈辱与迫害。东坡还懂得用老庄思想来遣愁解忧,而山谷对这种伤害
耿耿于怀,常常用侮世谩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愤懑。本词所写的雨中吹笛也好,簪花倒戴帽也 罢,都是轻慢世俗;加餐也罢,听歌观舞也好,都是以自娱自乐来反抗现实;而“黄花白发相牵挽”则
是对时人的抗争。
标签: 黄庭坚简介